云南曲靖在土地资源、技能人才、气候环境等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产业发展承载能力强。近年来,国家级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紧紧围绕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产业发展目标,确定了以硅光伏、新能源电池和数字经济为主的三大主导产业,多措并举,走质量效益型、产业集群化、新型工业化路子。
经过多年努力,经开区形成了以有色金属、硅晶材料、生物医药大健康、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驰宏锌锗、晶龙电子、曲靖隆基、德方纳米等龙头企业入驻经开区,全力推进经开区产业聚集、快速发展。
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融合 打造世界“光伏之都”核心区
随着光伏产业技术不断进步,发电成本显著降低,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终端需求快速增长。曲靖市抢抓机遇,在经开区规划9.89平方公里硅光伏产业园,引进隆基、晶澳、阳光等世界一流硅光伏企业,围绕“多晶硅—单晶硅棒—单晶硅片—电池片—组件—应用”全产业链,着力打造绿色硅光伏产业基地。
走进曲靖隆基项目现场,运输车辆、施工机械来回穿梭,车间内正在进行单晶硅拉棒、切片,产品检测、包装,厂房内外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2020年,曲靖隆基一期10GW硅棒及切片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曲靖阳光二期5GW硅棒及切片项目建成投产,全市形成20GW硅棒、20GW切片产能规模。随着曲靖晶澳二期20GW硅棒及切片项目年内建成投产,到2021年底,全市将形成40GW硅棒、40GW切片产能规模,达产后产值可达360亿元,硅光伏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接下来,曲靖将继续推动硅光伏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力争3至5年,形成不少于100GW硅棒、100GW硅片、50GW电池片、40GW组件的硅光伏全产业链,预计“十四五”末实现产值1800亿元以上。
产业集群发展 建成新能源电池基地
在市场需求拉动和自身技术进步双重作用下,新能源电池产业呈现强劲发展势头。曲靖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战略部署,在经开区规划建设6.92平方公里新能源电池产业园,围绕“材料—电芯—电池—应用”产业链,重点发展铅锌锗材料、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动力电池等产业,吸引了一批行业领军企业顺利落户。
其中,曲靖德方纳米自2019年落户曲靖经开区以来,相继实现了2万吨磷酸铁锂项目和3.3万吨纳米磷酸铁锂等项目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投产。至2020年底,全市形成了5.3万吨磷酸铁锂产能,占全国产能25.7万吨的20.6%,达产后年产值可达21亿元。
“十四五”时期,曲靖市将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壮大新能源电池产业,力争到2025年,形成50万吨磷酸铁锂,30万吨负极材料、30GWh储能电池、5GWh动力电池,新能源电池产业及风光储一体化产业聚群产值达1000亿元以上,建成国内一流的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
加快产业延伸步伐 打造世界一流锗产业集群基地
锗(Ge)是地壳中最分散的元素之一,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云南驰宏国际锗业有限公司(简称“驰宏锗业”)作为国内锗提纯技术的先驱,也是中国锗产业龙头企业之一,积极探索产业链延伸的方向和路子,努力拓展锗产品市场,用市场来指导研发和生产,以国际化视野,全面推行市场化运作和精细化管理。
目前,驰宏锗业已具备锗金属产能60吨/年的生产能力,同时拥有10万片/年红外锗片的生产能力,实现了金属产能国内第一的目标,2019年末市场份额约占全国1/3、全球1/4,综合实力居于全球同行业前列。此外,驰宏锌锗产业链不断延伸,成为中国最大的有色金属冶炼企业,锗产量和产品质量居全国首位。
公司成立以来,驰宏锗业已拥有40余项专利技术,荣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云南省科技型中小型企业、第二十一届中国高交会优秀产品奖等荣誉称号。接下来,将通过充分整合产业链需求要素及市场资源,不断向新材料、锗红外、光纤、太阳能等应用领域拓展,构建从治炼到加工、应用的全价值链、全产业链体系,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世界一流锗产业集群基地。(杨婧瑶)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