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普洱·聊云茶 云南茶界欢庆“国际茶日”

时间:2021-05-21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佚名

5月21日上午,由西南林业大学世界茶图书馆、云南省民族茶文化研究会、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云南勐海大叶茶厂举办的“品普洱·聊云茶”国际茶日活动在西南林业大学第二图书馆“世界茶叶图书馆”举行。

庆祝国际茶日,品云南普洱

2019年底,联合国大会审议通过每年的5月21日为国际茶日,以赞美茶叶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价值,同时努力使茶的生产“从茶树到茶杯”可持续发展,以确保其对人类、文化和环境的利益世代相传。

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起源,云南是世界茶树的故乡。西南林业大学世界茶叶图书馆成立于首个国际茶日,是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筹茶文化、茶科技和茶产业指示的重要举措。今年,为庆祝第二届国际茶日,世界茶叶图书馆联合云南省民族茶文化研究会,携手秉持“从一颗种子到一盏茶汤”全过程精品普洱茶理念的大叶普洱,共同举办“品普洱·聊云茶”国际茶日分享活动,以其招牌生态茶【大叶班章系列产品】为核心茶品举办品享会。

活动期间,云南勐海大叶茶厂创始人黎琳向西南林业大学世界茶叶图书馆捐赠大叶班章系列产品作为学术研究和永久收藏陈列,西南林业大学世界茶图书馆负责人赵杰代表图书馆接收,副校长何霞红代表西南林业大学向黎琳颁发收藏纪念证书。

建立制茶标准,看五感心造®

在会谈上,赵杰馆长向广大来宾介绍了世界茶叶图书馆及举办本次活动的意义。云南省民族茶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陈正荣作出“深挖民族茶文化,打造云南民族茶产业”主题发言。

同时,陈正荣宣布了于5月19日举行的大叶班章五感心造®手工制茶评审会的审评结案报告,由李师程、陶国相、陈正荣、张顺高、吕才有、邵宛芳、常俐丽、周玲等11位云南茶界顶尖专家天团,对大叶班章系列产品一致给予了“优良”“上品”的高度评价,邵宛芳教授甚至对大叶班章原味甚至写下了“值得品鉴、值得收藏”的审批结论。

随后,大叶深圳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夏勤给茶友们分享“普洱茶的技与艺”研究心得。夏勤作为资深的普洱茶发烧友,从茶的技术标准和文化艺术的辩证关系角度,进行了生动有趣的分享。他介绍了基于五感心造工艺的茶品之上,对普洱茶和中医养生、陶瓷、书画等传统文化艺术门类进行的跨界研究的成果。深入淺出的分享激发了现场专家领导和广大师生的极大兴趣,收获热烈的反响。

黎琳正式发布了大叶在手工制茶技艺系统中首创的五感心造®核心工艺。五感心造®工艺体系恒定解决了传统工艺的重大弊端(不同制茶师不同味道、品质难以統一),并实现及提升了“水含香”等品质特点。黎琳说,五感心造®以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综合判断制茶的关键节点,但最重要的是用心感受制茶过程中的变化,根据这个节点变换制作手法,“制作节点,由心而控”。五感心造®可以让茶叶品质均匀化,茶气、茶韵、茶香、口感丰富度的综合品质呈现可控,率先实现了普洱手工制茶规范化、标准化。

扎根民族文化,领云南茶业

茶叶是云南的农业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西南林业大学大学世界茶图书馆、云南省民族茶文化研究会、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云南勐海大叶茶厂以庆祝“国际茶日”为契机,举办“国际茶日”主题活动,为大家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茶学盛宴,有利于传播弘扬云南民族茶文化,促进云南民族茶产业发展,推动普洱茶工艺进步。正如云南省民族茶文化研究会创会会长李师程先生所言,云南茶企首先必须提高茶品质量,要有好种子、好茶园、好工艺、好仓储;然后要根据市场需求生产茶品;最后,要通过云南民族茶文化的力量,推广云南普洱茶。我们相信“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长此以往,云南茶产业一定会有好的发展,普洱茶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