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时间:2021-05-11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张丽君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十四五”时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云南如何准确把握“三农”工作新的历史方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近日,云南省委、省政府印发《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部署,指导今年及“十四五”时期全省的“三农”工作。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实施意见》指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仍然是全省当前和今后几年的头等大事。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集中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建设,实施脱贫村提升行动;建立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为实现农业基础更加稳固,确保粮食面积产量只增不减,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升目标。《实施意见》提出,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加快发展现代种业;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城。

同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力争3年内全省茶叶、花卉、水果、蔬菜、生猪、肉牛等重点产业绿色化生产技术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十四五”时期在九大高原湖泊流域率先实现全面农业绿色有机化。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经营主体。培育100家重点龙头企业。

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是补上农村现代化短板的重要抓手。《实施意见》提出,实施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工作。到2023年实现重点区域村庄规划应编尽编;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往村覆盖、往户延伸;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到2025年农村卫生户厕基本普及,规模较大自然村卫生公厕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大幅提升;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县乡村统筹,逐步实现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全面促进农村消费;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深入推进山区综合开发;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投入保障;深入推进农村改革。

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建立健全上下贯通、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工作体系,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实施意见》中提到,要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落实县委书记抓“三农”主体责任;加强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建设;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乡村治理;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健全乡村振兴考核落实机制。

概括来看,《实施意见》注重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决扛牢“三农”政治责任,坚决守好“三农”工作底线;注重建立长效机制,切实加强“三农”发展保障;注重解决农业产业发展堵点难点,推广农业生产设施化、有机化、数字化;注重示范引领乡村建设,部署实施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竞相迸发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在全省规划建设100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1000个精品示范村、10000个美丽村庄。省级高标准创建10个乡村振兴示范园区,示范推动全省乡村建设;注重加强组织领导,对乡村振兴考核、督查、常态化约谈等作出部署安排。(张丽君)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