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迎红军”进丽江 军民鱼水情深重

时间:2021-05-06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张丽君

“这两条毛巾请收下,等革命胜利了,我们再回来看你们。”85年前,红军长征途经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九河乡香格里村,几名红军借宿村民杨文秀家。临行前,看到杨家简陋的茅草屋和破棉絮,红军拿出随行的两条新毛巾留给他们。当时杨文秀只有10岁,一直到她出嫁,这两条毛巾成了她的嫁妆。

(杨文秀)

85年后,红军长征过丽江时军民鱼水情深的故事被久久传颂,直到今天,听来依然令人感动。

近日,由中共云南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组织的“‘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走过来时的路’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丽江,踏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军民鱼水情深重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粉碎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战胜无数艰难险阻,胜利到达陕北。同年9月,蒋介石调集重兵,向湘鄂川黔根据地发动新的“围剿”,形势异常严峻。为争取主动,1936年3月30日,红二、六军团奉红军总部朱德总司令“北渡金沙江,北上抗日”的电令,从盘县、宣威地区出发,开始了以抢渡金沙江为目标的战略转移。

(红军用过的斗笠)

红军寻机突围,直插滇西,星夜兼程,以日行百里的速度,径直向金沙江上游的丽江奔袭而来。

红军来丽江城之前,国民党反动派、地方土豪劣绅大肆造谣,污蔑红军,吓唬老百姓,妄图离间红军与人民的关系,不少纳西族同胞躲进山里,当地开明士绅、纳西族前清进士和庚吉告诉大家:“红军是政党的部队,有它的纲领,不会乱来一堂,欢迎才是。”

(红军长征过丽江纪念馆)

4月23日,红二、红六军团进入鹤庆地区集结。24日红军先遣部队从鹤庆来到丽江东元桥和玉龙锁脉时,受到200多名手持彩旗的纳西族、白族同胞的欢迎,红军战士异常兴奋。据时任红4师12团团长的黄新廷后来回忆:“这是部队离开湘鄂川黔根据地之后,在新区第一次见到这样军民团结鱼水交融的动人场面。”

(红军经过的榨油坊)

进入丽江的红军战士,纪律严明,对民众秋毫不犯,深受民众的拥护。红军派出兵力打开监狱,释放48名被关押的劳苦群众。这一消息很快传开,原来不明真相跑出去躲避的百姓,奔走相告,陆续地回了家。裁缝们立即响应号召,动员35个师傅,17部缝纫机,分散在7个地方,连夜为红军赶制衣帽。和履道等14名青年自愿参军,许多妇女背米拿肉送菜给红军做饭。

(游客在红军长征过丽江指挥部纪念馆参观)

红军住在大研镇年新民家,见他家缺衣少食,晚上睡觉只盖一床粗糙的破羊毛毡子,非常同情。夜里见年新民入睡后红军就给他盖了一床棉被和一床棉毯。第二天,红军要走了,一位战士又送来一部缝纫机,并对年新民说:“老板,用它找碗饭吃吧!”年新民感动得热泪盈眶,不知说什么好。

红军得知王孙、和仲清二位是木匠师傅,会扎筏子,就动员他们到石鼓帮忙扎筏子。这两位木匠不但答应帮红军扎筏,而且愿意邀约更多的木工,帮忙红军抢渡金沙江。

(铁匠给红军打马掌的打铁工具)

从东元桥畔一迎红军时的心存疑惧,到玉龙锁脉寺的二迎红军、丽江古城三迎红军,这支真正的人民军队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各族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红旗直指金沙江

在丽江的崇山峻岭中,有一道十分壮美的景观——万里长江第一湾。在这里,红军完成了一次决定方向和命运的大转折。

(石鼓长江第一湾)

1936年4月25日至28日,18000多名红军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在石鼓至巨甸140华里的金沙江沿岸的5个主要渡口抢渡金沙江。

历时4天3夜,红军仅以7只木船,几十只木筏,28名船工,神速地从金沙江西岸抢渡到东岸,彻底摆脱了十几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击,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开始了北上抗日的重要征程。

(红军送给村民的风雨灯)

据说,当时的江面上,小船穿梭,红旗飘舞,人喧马叫,场面非常壮观。事情至今虽然已经过去了80多年,但红军过江的“哗哗桨声”,仍回响在金沙江畔。

红色基因代代传

4月29日,一出由纳西族群众编排,真实还原军民鱼水情故事的小话剧在香格里村上演。

1936年4月,香格里村党总支书记和柏华的爷爷发现有两个受伤后奄奄一息的红军战士在后山,他冒着生命危险,把两个红军战士扶回家藏在羊圈。战士在家里休养了三天,和大爷用纳西族最高的礼遇——一天一碗腊肉鸡蛋汤招待他们,最终安全地把两位红军战士送到了还没渡江的红军部队。

(真实还原军民鱼水情故事的小话剧)

小话剧以此故事为原型,当地群众为主演。和柏华表示:“红军长征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编排这出话剧,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红军在丽江仅停留5天4夜,却与丽江人民建立了深厚的鱼水之情,也在各族人民心中播下了革命的火种。朴实的丽江人民坚持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把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渡江纪念碑)

如今,红军长征过丽江指挥部纪念馆在红二、红六军团过丽江指挥部旧址上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运用图片、文献、实物、视频等综合手段,重点展示了红二、红六军团实施“抢渡金沙江、北上抗日”的重大史实。2019年7月1日开馆以来,每天都要接待很多党员干部和游客。

(开南研习所)

香格里村至今还留存着红军发电报的房屋、红军伤员疗伤的硫磺水井以及铁匠给红军打马掌的打铁工具等。这些烙下红色印记的地方,如今已经打造成一个个红色文化院落和纪念馆群,成为丽江旅游的新打卡地,也成为当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首选之地。(张丽君 文/图)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