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茨营镇哈马寨村突出党建引领,不断提升村组实力、激活基层活力、强化基层治理,2020年实现了无违法上访、无刑事和重大治安案件、无邪教、无黑恶势力、无新增诉讼、无公共安全事故、无毒害、无群体性事件的目标,成为曲靖市首创麒麟区独家“八无”村(社区)。
织好两张网 建好三支队伍
“在我们农村没有条件做大事,我们党员干部带头把小事做好、把小事做成,群众对我们的满意度就上去了。”哈马寨村党总支书记李周江说,对群众的“精细化服务”体现在把群众的小事做好、做成。
“去年,一名群众在一家种植企业务工时伤到眼睛,我们没有躲避,主动协调,最后妥善处理了,群众和企业都很满意,矛盾就地解决了没有上交。”
“遇到村民走失的牛,也没人偷偷牵走。要么把牛拴好,等着主人来找;要么给牛拍个照,发到村民微信群里,给大家辨认;要么打电话给我们党员干部,由我们暂时看管,等村民来认领。”
遇到矛盾纠纷,村里的党员干部往往充当“出气筒”:“你有什么火,就冲我们来,我们给你出气;你有什么事,就跟我们说,我们给你解决……”李周江说,群众出完气,心里一平和,矛盾就化解了。
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哈马寨以“平安不出事、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为总目标,以“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为总要求,依托“八无”村(社区)创建,从村里的小事着手,织好综治调解网、信息交互网,实施网格精细化管理,大事小事妥善解决,矛盾纠纷及时化解,没有出过村、出过寨;组建网格员队伍、人民调解队伍、应急巡逻队伍,在深入服务群众的同时,也确保了村内无火警、无交通事故人员伤亡、无食物中毒等安全事故。
聚力产业发展 以富促和
“这几天香菇种得怎么样了?批发价给还可以?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李周江钻进香菇种植大棚,看着即将采摘的香菇,仔细询问村民陈水娥经营情况。
陈水娥依是哈马寨的种植大户,这几年来依靠自身的努力,盖起了50多个香菇大棚,平均每天香菇产量300多公斤、收入2000元左右,不仅吸收了村子里的剩余劳动力,还带动周边的群众跟着一起种植,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我的工作之一就是做好这些种植大户的服务工作,让他们更好地发家致富,带动更多的群众一起增收。”李周江介绍说,村里着力抓好产业发展,巩固种植大棚食用菌、晚季葡萄等经济作物,新增魔芋种植,新建爱心蔬菜基地,强化劳务输出产业。2020年,全村实现人均收入12000元。
通过产业发展,群众有事干、收入不断增加,信访、违法事件、矛盾纠纷有效减少。“群众增收致富的路子越来越多、越来越宽,收入高了,思想就稳定了,矛盾就少了。”
聚力文明乡风 以德促治
“我们利用空闲时间,把党的方针政策、文明素养融入到歌舞中,让大家都能听得懂。”哈马寨“彝家儿女雀比”舞蹈队队员李志梅说,在党员干部的鼓励和支持下,村民自发组建了“彝家儿女雀比”舞蹈队、“哈发舞蹈队”两支业余队伍,引领村里的文明乡风,潜移默化提高群众文明素养。“今后我们会把这支队伍发展得越来越好,把乡村文化、文明乡风传承下去。”
除了舞蹈队,村里还发挥村规民约的激励机制、正向引导作用,对于遵守村规民约的群众,优先推荐入党、入伍;对其应届高中毕业生考取大学的,村民小组、村委会给予一定奖励。此外,还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让文明之花开遍哈马寨。“大家都文明了,矛盾就没有了。”李周江笑了笑。
依托“八无”村(社区)创建,哈马寨群众文明意识得到树立,文明乡风进一步提升,三治融合体系基本建立健全,市域社会治理成效进一步彰显。也因此,在2020年,哈马寨被曲靖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五星级文明村”荣誉称号。
李周江表示,在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哈马寨成功创建了麒麟区独家“八无”村(社区),下步工作中,将继续抓好产业发展、维护好社会稳定、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守好群众的幸福日子,守好“八无”这块来之不易的牌子。(路文清)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