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普洱市税务局以需求为导向,通过税收服务质效提升、便民惠民纳税等举措,持续提升办税缴费便利度,增强优质纳税服务体验感,推动税务部门“踩准步点”办好惠民实事。
全省首创“两票合一” 解决乘客报销难题
4月28日,普洱市税务局在金孔雀运输公司推广使用电子发票,在全省首创实现了电子车票与电子发票的“两票合一”。

传统纸质车票具有发票的性质,可直接作为报销凭证。2015年开始,云南金孔雀交通运输集团公司为方便旅客,在微信中开发出“金孔雀票务”小程序,让乘客不用提前到客运站购买纸质车票。小程序的上线对大多数不需要报销车费的乘客非常方便快捷,而对于需要车票来作为报销凭证的乘客来说,仍要提前跑一趟客运站购买纸质发票。
车票与发票的结合,怎样才能实现便捷度的最大化?国家税务总局普洱市税务局和云南金孔雀交通运输集团公司在前期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务实开展税企合作,在“金孔雀票务”小程序中挂载发票开具功能,最大限度便利乘客和企业。
乘客通过“金孔雀票务”购买车票,在支付完成后系统自动生成电子车票,乘客上车时凭借电子车票进行验票,发车时间一到系统将会自动生成电子发票。乘客可以随时随地按需打印发票,既节省了往返车站的麻烦,也规避了发票遗失的风险,极大便利了广大乘客。
而对于云南金孔雀交通运输集团公司来说,一方面,每年发票印制成本达80多万元,推行电子发票后,企业不仅减少了发票印制成本的支出,也减轻了窗口人员的工作量,售票窗口的减少,直接带来企业人工成本的下降。另一方面,使用纸质发票时,企业办税人员需要跑税局办理票种核定、领票、分票、抄报税、清盘等系列操作,程序繁琐复杂,而推行使用电子发票后,发票按需供给,不需超限量,不需领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办税成本。
电子发票全面推广 助力绿色农产品打开销路
2021年2月1日,国家税务总局普洱市税务局在思茅区五一农贸市场农贸市场试点推广云南省通用电子发票。目前,在借鉴前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正在全市所有县区、乡镇的农贸市场进行推广使用。

农贸市场上销售的大都是免税农产品,面对的大都是普通老百姓。然而,大宗消费的企业机关行政事业单位的职工食堂采买,因为无法在农贸市场的摊点上取得发票,这些单位往往会选择能够提供发票的超市或农村专业合作社来合作,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贸市场农产品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而目前正在推广的云南省通用电子发票正好可以填补上这“缺失的一环”。为最大限度方便消费者,普洱市税务部门与第三方服务公司加强沟通,通过技术升级,将原本需要分别扫描的“支付码”和“开票码”进行绑定,消费者只需扫描“开票码”就可以实现支付并开票,且无需摊主审核开票信息,真正做到省事、省心、省力。对于农贸市场的摊主来说,有了云南省通用电子发票,也就意味着,农产品打开了销路,扩大了市场,未来也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农贸市场推广使用云南省通用电子发票,是一次税企双方通力合作、资源互补的有益探索,为打造具有“普洱特色”的纳税服务现代化方案迈出的坚实一步。

同时,为进一步激发广大市民索要发票的热情,推动税收协同共治,普洱市税务局把云南省通用电子发票纳入发票摇奖活动范围。在2021年春节前夕,与普洱市商务局联合开展专项摇奖活动。活动对中奖者进行现场兑奖及发放奖牌,对开具出二等奖发票的摊主颁发幸运摊位奖牌,发放生活物品大礼包。此外,工作人员现场发放宣传资料,针对市民提出的有关咨询问题作出了详细解答。
“大综窗”一次办理 全面提升营商环境
“大综窗”一次办理服务,是思茅区税务局聚焦“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要求,推进办税缴费便利化改革,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所做出的重要举措。纳税人在“大综窗”可通办所有税费业务,真正实现“一次取号、一套资料,一次办理”。目前,思茅区税务局驻普洱市政务服务局办税服务厅共24个窗口,除2个发票发售窗口外,其余22个窗口全部实现内外网综合窗口“一窗通办”。

从“一厅通办”到“大综窗”内外网通办,是思茅区税务局不断以纳税人、缴费人的需求为需求,进行刀刃向内不断优化创新的成果。随“大综窗”内外网通办应运而生的,是一线全体税干适应不同业务、不同场景的顺畅衔接的全业务“提速换挡”。思茅区税务局坚持“立足岗位,学以致用,注重实效,全员覆盖”的原则,狠抓学习培训与实操演练,力求通过税务人的辛苦指数,换取纳税人、缴费人的幸福指数。

不仅如此,思茅区税务局在办公楼一楼设置的大企业服务专区,进一步优化升级软硬件配置,增加服务窗口,增配办税人员,优化办税环境,对大企业服务“白名单”和“一厅式”办税事项进行动态扩围,为大企业量身定制更加便捷高效的“个性化”优质服务。 (尹晓 文/图)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