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好时节 共绘别样“春耕图”

时间:2021-04-27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杨婧瑶

饱满的蚕豆“咧开了嘴”,肥硕的土豆“掀开了被”,甜蜜的甘蔗“笑弯了腰”……春天是希望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

眼下正值春耕生产、收获的好时节,云南各地劳动群众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抢抓农时,做好春播春收工作。各地各部门也积极做好农资保障、资金支持等工作,全力护航春耕生产,为全年的农业生产打下好基础。

(云南省镇康县南伞镇南伞村傣族村民在田间用小型旋耕机犁地播种 穆王成摄)

因地制宜 发展高原特色蔬菜产业

四月,在昆明市晋宁区国家级生态乡镇六街镇田间地头,宛如翡翠的豆荚挂满了豆杆,迎风摇曳。走在路上,到处都能看到背着箩筐在田间采摘荚豆或进行荚豆管理的农民。

六街镇平均海拔2150米,属中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光照足,年均气温14.5℃,适合小荚豆这类半耐寒性作物。因此,六街镇小荚豆产量高,市场效益好。种植每亩的产量大约在750至1000千克。假设小荚豆的收购价为每斤0.8元,则亩产值1600元,除去成本还有1000元的纯利润,而且小荚豆的种植条件要求不高,成熟期短,成本回收快。通过20多年的发展,六街全镇小荚豆种植面积约1.3万亩,年产优质小荚豆10400吨。

便利的交通及优越的地理条件,方便了全省各州市、甚至邻省的夹豆种植户到六街交易。据不完全统计,小荚豆日均交易额达180万元,最多时能达到上千万,年交易额达2.2亿元左右。无论是交易量、交易额还是人流量,连续9年居云南省第一,已然发展成为全西南最大的荚豆交易市场。

(菜农栽种的连片小荚豆 宋光旭摄)

保供应 稳市场 多举措护航春耕

为了给春耕生产提供有力支持,普洱市宁洱县通过做好农资供应、维护价格稳定、加强市场监管。

县供销部门指导农资经销企业加强化肥、农药等春耕农资的购、销、存等工作,确保全县农资供应有保障。截至3月底,全县销售氮肥626吨,库存1529吨;销售尿素600余吨,库存1485吨;销售复合肥1230吨,库存1908吨;销售有机肥496吨,库存848吨;各类农药库存14吨,农膜地膜库存3吨。

同时,县发改、市场部门加强对农资市场的巡查力度,和对农资经营企业和网点的指导服务及监管并强化监测预警,密切关注主要农资产品的市场供应和价格变化情况。确保不销售假冒伪劣农资商品,不经营过期失效商品和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高残留农药,切实维护农民权益。

(澜沧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早行动早部署 全力保障春耕供水

自2020年11月以来,云南各地气温偏高、降水严重偏少,导致气象干旱日益严重。为切实缓解旱情,保障农作物正常生长,云南省各级水利部门抓实农村供水和春灌供水两项工作,为春耕备耕顺利推进打好基础。

省水利厅年初即对农村供水和春灌供水保障工作作出具体安排。目前,全省已组织实施抗旱保供水工程199件,其中引调提水工程107件,抗旱井5口、蓄水池22处,其他应急工程65处;已建成投入运行118件。

同时,云南对2021年计划实施的12个重点中型灌区,采取月调度、专业督查等措施,督促加快项目前期工作,保障灌区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80%以上。督促灌区全面落实取水许可制度,完善灌区用水管理制度,规范供用水调度。当前,12个大型灌区累计提供春灌供水2.1亿立方米,占春灌计划用水量的30%,灌溉面积达115.08万亩,占春灌计划覆盖面积的46.2%。春灌供水工作的顺利推进,有力保障了云南省粮食生产。

今年,云南省粮食生产目标是:播种面积6251.1万亩,粮食产量1905万吨。云南通过严防死守耕地红线、全面落实粮食播种面积、着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等有力措施,巩固粮食安全“压舱石”极端重要性作用。

截至目前,全省完成夏粮播种面积1501.2万亩、同比增3.4%,收割近五成;完成秋粮播种面积1533.7万亩,占计划面积的32.2%。一幅欣欣向荣的春耕画卷正在云岭大地上徐徐展开。(杨婧瑶)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