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门户”“云南咽喉”,地处云南东部乌蒙山脉的曲靖市是云南省第二大城市和第二大经济体,“十三五”时期是曲靖市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推动云南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五年来,曲靖市破解了一大批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成为曲靖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为开启“十四五”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日,21数据新闻实验室发布了中国“2020年GDP百强城市榜”,云南昆明、曲靖入围百强榜。其中,作为云南第二大城市的曲靖202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59.35亿元,首次闯入榜单,并以6.6%的增速“领跑”。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曲靖将把握新目标新定位,全力打造云南先进制造基地、高端食品产业基地、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努力把曲靖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云南副中心城市。
围绕一个目标 努力建成云南副中心城市
近年来,曲靖市紧紧围绕打造滇中城市群曲靖副中心总体目标,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决破除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体制机制障碍,积极构建统筹有力、竞争有序、绿色协调、共享共赢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重点突出产业发展特色,重点培育5个千亿级支柱产业,转型升级6个百亿级传统优势产业,构建支撑曲靖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并力争到2025年,基本形成“一核引领、两环支撑”安全均衡高效的产业空间布局和“一主一副、多点支撑”的城镇化格局。
在具体落实上,从提升经济实力,城市功能,辐射力、影响力和带动力等方面入手,提高空间配置效率,改善空间功能品质,增强空间治理能力,深度融入“滇中崛起”战略,打造1小时经济圈。扩大外向型经济,加快对外开放平台建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努力将曲靖建设成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将曲靖打造成名副其实的云南副中心城市和滇中城市群重要增长极。
坚定一个信念 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
“十三五”以来,曲靖市绿色硅、绿色铝、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发展实现新突破,世界一流“三张牌”打造成效明显;煤炭、焦化、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焕发新机,种植业结构调整、畜牧业转型升级、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产业转型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先进制造基地方面,曲靖硅产业抓得早、有基础。目前已有隆基、晶澳、阳光3家世界一流的光伏企业落户,“多晶硅—单晶硅棒—单晶硅片—电池片—组件—应用”全产业链布局已基本形成。并已引进了中铝国际、云内动力、今飞等国内知名企业,基本建成“阳极炭素—电解铝—铝精深加工—铝应用—再生铝”循环产业链。
目前,曲靖市南海子硅晶产业聚集区正在快速崛起。隆基,晶澳一期3GW硅棒及配套坩埚项目和在建二期20GW单晶硅棒及切片项目、阳光能源一期2GW和二期5GW单晶硅棒及切片等项目纷纷落户于此。
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现代农业基地方面,曲靖抓好以蔬菜为主的种植业、以猪牛羊为主的养殖加工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打造“绿色食品牌”,扎实开展“一县一业”创建,“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数量位居全省第一。以绿色、高端、精品为方向,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思路,实施好“一二三”行动。
此外,坚持区域化布局、集群化发展、专业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加快发展蔬菜、水果、花卉、中药材、生猪、肉牛(羊)等特色优势产业,把产业落到基地、产品落到加工、品牌落到有机上,推动曲靖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曲靖市重点围绕打造“绿色能源牌”“绿色食品牌”及重点培育的六大产业,明确了10个工业园区的主导产业和细分产业,绿色铝一体化产业以沾益工业园区和富源工业园区为主体,生物资源加工产业主要布局在陆良、宣威、罗平工业园区,煤化工主要布局在沾益工业园区和麒麟工业园区,磷化工主要布局在宣威工业园区。形成了“南北轻中部重”的产业布局。(刘启)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