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官渡区召开“高质量发展 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新闻发布会,介绍官渡区在经济发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科技创新、税收优惠等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
202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83.47亿元 总量居全省第一
2020年,官渡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83.47亿元,在全省129个县(区)中总量居第一,同比增长1.8%。
2021年1至2月,区属(不含空港区和经开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60.9%,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8%,较上年同期提高40.3个百分点,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90亿元,同比增长18.4%,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3%,在统10个行业门类中9个实现大幅增长。
全区一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开门红”
2020年,官渡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96,540万元,同比增长2.58%。2021年,截至3月26日,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47,035万元,比去年3月增长25.71%,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38,982万元,比去年3月增长32.96%,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94.52%,非税收入完成8,053万元,比去年3月下降35.22%。全区实现了一季度开门红,为完成全年收入预算目标开了个好局。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打造优越投资环境
2020年,官渡区固定资产投资上半年实现扭负为正,三季度持续保持同比增长,全年最终实现增长16.5%,年终全市考评一板块排名第一,对全区经济社会快速恢复发展活力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
2021年,官渡区将抓机制、抓引领、抓服务,切实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全力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确保41个计划新开工政府投资项目9月底前全部开工建设;实现保利南亚之窗大厦、绿地绿都商务中心等38个商业总部和地产项目开工建设;开工建设官渡4号路等7条道路建设,推进会展东路等33个续建项目,打通断头路2条,新建(改造)人行天桥4座,力争全年完成城市道路基础设施投资18亿元以上。
加快推进海河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建设;加快实施上海师大高中部等6个在建项目,开工建设关坡、五里片区等14个学校项目;确保官渡区人民医院迁建项目下半年完工并投入运营,实施完成78个、113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加速推进六甲盘龙村、官渡古镇棚户区改造,争取民生保障类项目全年投资完成约20亿元;加快推进郭家小村—羊甫等14个连片开发项目,启动日新路以南片区等9个开发项目,加大土地收储供应,确保全年收储、供应土地各1500亩。
用好用足官渡区纳入自由贸易试验区赋权放权等特殊支持政策红利,加快推动项目开工建设;实行“阳光拆迁”,着力破解重点项目施工作业面打不开、征地拆迁进度缓慢等问题;强化政银企合作对接,协调金融机构切实加大落地重大项目的信贷融资支持力度。
出台利好政策,创新方式推进招商引资
2020年,官渡区全省首家县(区)开展“云上”招商引资,全省首家建立“楼宇经济数字地图”及“六位一体”信息平台,荣获中国楼宇经济领域最高奖项——2020中国楼宇经济投资高地城区奖;昆明俊发·新螺蛳湾国际商贸城成功获批成为全国第五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市场,并顺利完成“首单”首试;官渡电商产业园、云南邮政跨境电子商务园区获批市级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自贸区(官渡区域)范围内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上升超300%;采取“1+N”模式即政府政策+多家银行金融政策,组织开展“银税互动”对接会10余场,受惠企业达500余家;助力企业网上申报贷款风险补偿共22家,顺利申请贷款金额共计1.69余亿元;重点开展“民营经济数据库的建立及民营经济发展分析”,辖区18家企业分别成功获批成为国家、省、市级各类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新兴产业企业等,官渡电商产业园荣获2020年度国家小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2021年,官渡区将重点围绕“两规划、五个一”开展好各项工作。“两规划”工作指编制好《官渡区“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提升商务发展水平、转变商务发展方式;编制好《昆明市官渡区楼宇经济发展规划(2021-2025)》,力争到2025年初步建立起层次完备、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楼宇(总部)经济空间格局和业态体系,届时,官渡区将成为云南省首个开展楼宇经济发展规划的县区。
“五个一”工作指发布好“一张地图”。围绕自贸区背景下官渡区“4321”现代化产业生态圈和“四大产业集群”,分步开展2.0版产业投资地图制作,预计在今年上半年正式推出并实现“五图叠加”。推广好“一个市场”。提高昆明俊发·新螺蛳湾国际商贸城市场知晓度,带动地方产业和本地外向型经济发展。制定好“一项方案”。制定出台《昆明市官渡区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实施方案》,重点推进会展服务、康养服务、金融服务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贸易特色产业领域建设。召开好“一场发布会”。召开“官渡区楼宇经济信息平台”发布会并就全省首个“楼宇信息平台”作详细介绍,全力推动都市经济、总部经济、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好“一个大会”。做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服务保障工作,擦亮“中国春城”“秀美官渡”靓丽名片。
加快科技创新,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
2020年,官渡区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6家,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个、院士(专家)工作站9个,官渡电商产业园、北理工(官渡)孵化器等7个园区成为国家级、省级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全市率先建立规上企业研发经费后补助机制,全社会研发经费(R&D)投入达21.12亿元;获认定重点科技服务业企业20家,域外业内知名科技服务机构3家;创建昆明市国际(对外)科技合作基地3个,昆明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2个;区级带头人总量达135人,科技创新团队总量达45个,累计培养输送市级及以上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50余人次。
2021年,官渡区围绕“创新要素汇聚、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对外开放”这三个创新链关键环节重点发力。着力建设提升一批国际科技创新平台、引进培养一批国际科技创新人才、推进实施一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形成转化一批国际科技创新成果、培育壮大一批外向型国际化高新技术企业,助推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落实减税降费,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2020年,官渡区全年累计新增减税降费91,644.26万元,其中,2020年出台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38,685.19万元;2019年年中出台政策在2020年翘尾新增减税降费52,959.07万元。
2020年,官渡区税务局改革创新自贸区税收征管方式,助力昆明俊发·新螺蛳湾国际商贸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建设,截至2020年12月,已完成市场经营户备案31户并顺利完成6次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申报,申报免税出口额合计67,029.58美元;与15家金融机构签订税银合作框架协议,完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战略合作机制的建立,全年利用银税贷企业户2541户,累计发放贷款24.38亿元,工作成效位居昆明市首位;通过推出税务注销即时办结、企业开办首次申领发票0.5个工作日办结、纸质发票“线上申领、线下配送”24小时送达、积极推行完善“一部手机办税费”功能等举措,逐步建立便捷的税收服务体系;着力打造“10分钟自助办税服务圈”,进一步便利纳税人。
2021年,官渡区税务局将继续落细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围绕纳税人缴费人实际需求,进一步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大力推进智能办税服务厅建设,整合现有软硬件资源,进一步提升办税服务大厅的智能化、数字化硬件水平;加大自助办税终端布局,加强24小时自助办税区建设,分散办税压力;加强云南省电子税务局、“一部手机办税费”移动平台、“发票网上申领、线下配送”等智能办税手段宣传培训力度;尽快正式上线应用“税企通”征纳互动平台;继续依托“银税互动”,不断深入税银合作领域和合作形式。(马琛)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