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独特、便利的地理位置使得边境一线的境内外群众往来频繁。作为“国门文化”建设试点县,近年来,江城县不断推进“国门文化”建设工作,积极打造边境文化品牌,提高文化交流覆盖面,充分发挥中、老、越“一城连三国”“一脚踏三国”的地缘优势,擦亮“国门文化名片”,展示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新风采。
(中老越三国丢包狂欢节 江城县文旅局供图)
“十三五”期间,江城县以文化资源库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通过PC端搭建、内容挖掘,对重要资源(音频、视频、图片)进行数字化加工及策划定制,为群众文化提供分类展示、多维度检索的线上服务,加工上传中、老、越边境文化资源(国际丢包狂欢节、文艺巡演及边境国际小镇“整董镇”各村寨文化资源)、地方特色资源(牛体彩绘、团拢古宴、三丫果节、哈尼节)、地方特色旅游资源(李江仙、7号界碑、狮子岩、万亩茶园胶园、野象、整董竹楼)、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地方历史人文资源、地方特色直播活动资源等,进一步搭建中、老、越文化交融交流的平台。
(整董竹楼 江城县文旅局供图)
此外,江城县在图书馆总分馆制试点工作的背景下,与实施兴边富民工程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年行动计划有机结合,优先考虑沿边乡镇,先后在康平镇、整董镇、勐烈镇沿路选取11个条件相对较为成熟的村级农家(社区)书屋开展试点工作,所属沿边行政村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在满足群众求知需求的同时,对打造边境地区文化阵地,宣传中国先进文化,起到了关键作用。
(江城县 文旅局供图)
2021年,江城县将继续抓好图书馆、文化馆试点工作,不断提升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积极完成第七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以《云南省新剧(节)目展演》为契机,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聚焦“中国梦”等时代主题,积极创作、申报具有江城县地域特点、民族特色的文艺作品,打造江城“国门文化”品牌。
(江城三丫果节 江城县文旅局供图)
“十四五”期间,在现有的文化旅游基础上,江城将利用“一城连三国”特色地域优势,抓住国门文化建设契机,进一步加强“国门文化”调研及素材收集整理、建设内容巩固提升事宜。积极申报项目,不断挖掘江城县的民族文化,打造出一批具有“国门文化”特色的精品项目。同时认真做好全域旅游工作。结合江城实际,发挥区位优势认真做好全域旅游规划、全域整合资源、全域系统营销、全域共建共享,做强做响“一城连三国、江城如画里”旅游品牌。积极推动中、老、越三国旅游环线建设,争取成立中、老、越三国边地旅游环线合作委员会,快速推动跨境旅游工作。运营好勐康口岸限定区域旅游观光和老挝的五条边境旅游线的旅游观光,大幅提升旅游者人数,以文化软实力,提高江城县“国门文化”影响力。(戴铮)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