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和湄公河为一水二名,该河上游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在中国境内称为澜沧江,经云南出境后被称作湄公河,依次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是六国间重要跨国河流。澜湄六国山水相连,人文相通,传统睦邻友好深厚,发展利益紧密攸关。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以下简称“澜湄合作”)是中国与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共同发起和建设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于2016年3月23日正式启动,其宗旨为深化澜湄六国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促进沿岸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打造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共建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增进各国人民福祉,共同维护和促进地区持续和平和发展稳定。3月23日,是澜湄合作成立5周年的纪念日。
5年来,云南省充分发挥地缘人缘文缘优势,将澜湄合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总体布局,围绕澜湄合作政治安全、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人文“三大支柱”,打造了一个全区域覆盖、多主体参与、各层面互动的澜湄合作立体平台,合作成效显著。
促进云南经济发展 去年与湄公河国家进出口额达160.4亿美元
澜湄合作会歌《澜湄友谊河》中唱道,“中国的澜沧江……东南亚的湄公河……这是友谊之河,这是魅力之江。澜湄相连,心手相连,沧海桑田永不变。”确实,春天里的云南和湄公河国家,正伴随着这首歌连接起新的发展通道,种下新的合作希望。
过去5年,在与湄公河国家设施联通方面,云南省“五出境”通道云南境内段基本实现高速化;由云南建投集团和老挝政府共同投资建设的老挝万象至万荣段高速公路,已于2020年12月正式通车;中老铁路将于2021年底建成通车,中越、中缅铁路通道建设不断推进;全省开通至湄公河国家国际航线40多条;同时云南与湄公河国家在电力、通信等领域的互联互通不断发展。
2019年,在全球贸易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云南省与湄公河流域各国贸易增长强劲,贸易总额达154.74亿美元,其中滇越、滇老、滇缅、滇泰贸易同比增长分别为7.7%、18.8%、23.4%和53.1%。老挝万象赛色塔园区已建成并通过商务部境外园区考核,缅甸曼德勒缪达保山工业园区、密支那工业园区等境外园区建设进展顺利。2019年8月正式挂牌成立的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更为澜湄国家创造了贸易投资便利、交通物流通达、金融服务完善、监管安全高效的制度软环境。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为澜湄各国贸易畅通提供了动力。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云南省与湄公河国家贸易仍保持增长,进出口贸易额达160.4亿美元,同比增长3.7%。中国(云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不断深化,中老、中缅、中越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积极推进;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签署,更为云南与湄公河国家拓展贸易投资合作创造了新的机遇。
5年来,累计有2万余名湄公河五国学生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在华学习,澜湄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在云南培训来华务工人员4万余名;澜湄合作专项基金支持开展了500多个惠民项目。
助力COP15 跨境生物多样性保护成为“澜湄合作”新亮点
在澜沧江穿过的西双版纳,孕育着中国最好的一块热带雨林,80米高(近25层楼)的望天树群落,是北纬21°上的绿洲,36米高的树间廊道,让人从心底感知到自然的博大与震撼。天空之下,1000多种脊椎动物和6000多种高等植物竞相博弈,繁衍生息,这里蕴含了自然界深刻的生命奥秘。
全长约9.30公里的南腊河,属澜沧江(湄公河)水系,是澜沧江出国境前的最后一级支流。河域雨热充沛,河岸森林茂密充茏,水中栖息着数百种珍稀鱼类,罕见的淡水河豚——湄公河单孔鲀、存在6.5亿年的“活化石”——桃花水母是南腊河的明星物种,这里是热带河流水生生物多样性探索的极佳之地。
云南边境线长4060公里,与周边国家山水相连。为切实维护好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多年来,云南加强与老挝、缅甸、越南等毗邻国家联合开展跨境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了面积约20万公顷的“中国西双版纳—老挝北部三省跨边境联合保护区域”;举办了“中缅森林资源保护与社区发展论坛”“中缅边境北段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合作研讨会”“中缅林业合作组第一次磋商”;与越南签署了边境林业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合作协议;加强与泰国、柬埔寨合作共享。跨境生物多样性保护成为“澜湄合作”新亮点。
今年10月即将举办的COP15盛会,澜沧江流域丰富的生物资源,也将展示跨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云南经验和取得的成果。
昆明将再添盛会 打造澜湄黄金自驾旅游线路
“南博会、商洽会……”每一次盛会都为云南加强与南亚东南亚各国间贸易往来、经济文化交流等提供各式各样的机遇。近日,昆明市入选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首批中国成员城市,并参加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交流活动。
近年来,昆明市依托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地缘优势和国际友城资源,努力推进澜湄旅游合作,积累了丰富经验。下一步,昆明市将以加入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为契机,申办2021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大会。同时,积极引进跨国旅游集团整合资源,打造澜湄黄金自驾旅游线路,支持文旅企业“走出去”,开发旅游演艺、华文书店、旅游综合体等项目。目前,国内共有包括昆明在内的13座城市入选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首批成员城市。
当前,显著的成绩让澜湄合作成为地区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机制之一。实践也证明,澜湄合作扎根于传统友谊之中,建立在共同利益之上,顺应时代潮流,合乎民心民意,必将为推动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发挥重要作用。(刘启)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