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了这身白衣,就是选择了救死扶伤的天职;和平的年代里,他们是人们心中的白袍将士;当疫情来临的时,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到“生死一线”去战斗。他们说,那是无悔的追求和信仰。
田迎春:当一个“对病人好”的医生
“2020年2月21日,阴天,今天进入隔离区查房,穿着防护服,戴上护目镜,我小心翼翼走在喷了消毒水湿滑的地面。查完房便几个小时过去了,脸和手心都发烫。我按规定程序一步也不敢马虎地脱完了所有装备,长长舒了一口气,而我们年轻的护士小妹妹和值班医师们,他们穿上防护服不吃不喝需要坚守6小时甚至更久,这个战场上的每一个人都是需要勇气和耐力的,我为我的同胞兄弟姐妹自豪!”这是田迎春2月21日的日记。她说,在湖北的这段日子,是让她终身难忘的经历,她重新思考了很多问题,也改变了对很多事情的看法,她从来没有后悔过当初去湖北的这个选择。
田迎春是云南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医生,一名有着35年党龄的老党员。2020年1月27日大年初三,田迎春作为云南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到湖北支援抗疫工作。田迎春家里有一位90岁高龄的老父亲,怕他担心,田迎春对父亲隐瞒了自己要到湖北支援的事,走的时候只说自己要到外地出差。这一个月,她每天给爱人打电话报平安的时候都会叮嘱:“转告爸爸,我一切都好,不用担心。”但她自己却从来不敢给父亲打电话,也不敢接父亲的电话。“这么久没回家,恐怕父亲已经知道我来湖北了。我的父亲也是一位老党员,相信他也支持我,作为党员,我是一定要冲在第一线的。”
作为通山县云南医疗队专家组副组长,田迎春每天都要一一掌握所有患者的病情,并组织专家组认真讨论分析,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精准施治,不敢有一丝懈怠。因为精准治疗,及时干预,避免了多例患者从普通型向重型进展。
同时,使数例病情较重并伴有ARDS的患者得到了及时抢救,最终转危为安。在努力救治患者的同时,田迎春特别关注患者的心理问题,面对焦虑不安的患者,她总是一遍又一遍地耐心疏导。田迎春的母亲也是一名医生,母亲生前常常告诉她“当医生的,一定要对病人好”。田迎春做的,不过是像母亲说的那样,当一个“对病人好”的医生。
刘萍:“初心”和“使命”定义了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刘萍是云南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EICU主任,也是麻醉手术与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疫情发生后医院党委发出倡议,号召共产党员冲锋疫情第一线,刘萍第一个报名。这次随援鄂医疗队出征湖北,她担任医疗队重症治疗组组长,主要负责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
到达湖北后,有着多年重症救治工作经验的刘萍加入到咸宁市肺炎诊治联合专家组,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除此以外,刘萍还要参加整个咸宁地区重症患者的联合会诊,随时掌握云南援鄂医疗队所在医院重症患者的治疗情况,对病情进展进行动态分析,提出指导意见。
同时,她还要了解队员们防护物资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需求,及时向指挥部反映,协调物资调配。她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每天去各个医疗队员的岗位上查看,关注重症组60个队员的感染防控工作。她说“我一定要看他们有没有规范地做好防护,不安全的地方随时给他们提醒,每个队员的亲人都盼望他们平安回家,我把他们带到湖北,就要把他们平安地带回去。”
提到亲人,刘萍数度哽咽。出发前,医院党委关心每一名队员的家庭情况,询问她家里是否有困难时,刘萍一个字都未提及。其实,出发湖北前,刘萍的丈夫因为胸主动脉问题住院治疗才刚出院,正是需要她精心照顾的时候,但作为党支部书记的她却毅然报名赶赴前线,对家人、对丈夫她有太多的愧疚。
刘萍说“我是共产党员,我的‘“初心”’就是为病人服务,哪里有病人,我的岗位就在哪里。”她对病人常常怀着一颗悲悯之心。她说:“病人离开了自己的亲人,一个人躺在病床上,内心充满着恐惧和无助。病人的安危关乎家庭的幸福,有多少父母、儿女盼着他们早日回家,我的“使命”就是全力以赴减轻他们的病痛,让他们早日康复。”
严晓会:“没什么可怕的,医生就应该这样”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新冠病毒肺炎,是他们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这样的传染性疾病,而对于有的人来说,一辈子都在跟可怕的传染病打交道。严晓会正是这样一个人,他是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的医生,职业生涯都在跟传染性疾病做斗争。
艾滋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这些常人避之不及的疾病,却是严晓会的工作日常。作为一名感染性疾病科的医生,危险随时都在,但严晓会早已习以为常。这次在湖北抗疫一线,对他来说,与日常工作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他说:“我本身就是感染性疾病科的医生,也曾经参加过抗击非典的战斗,进隔离病房、穿防护服不是第一次,没什么可怕的,医生就应该这样。”
到湖北支援一个月时,严晓会说,让他欣慰的是,最近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越来越多,疫情控制得也越来越好。湖北通山的泰康医院,在通山县人民医院没有改造完成之前,是最早作为定点医院收治确诊和疑似的新冠肺炎患者。在泰康医院,严晓会是第一个进隔离病房查房的援鄂医生。
在隔离病房,他像往常一样,工作有条不紊、从容淡定,对待患者无微不至、耐心沟通。虽然穿着厚厚的防护装备,看不到他的表情,但他坚定的身影给了患者战胜疾病的希望,给了同事必胜的信心。
严晓会已经工作将近30年了,在云南省医疗队大部分医生护士眼里,他是名“老医生”。援鄂医疗队里的年轻医生黄昀超说:“严老师有丰富的传染病诊治经验,他对我们进行详细的防护知识培训,而且非常关注我们的心理状态,帮助我们缓解刚开始工作时的紧张情绪。”医院同科室工作的王海斌医生说:“严老师于同事平易近人、宽以待人;于自己严格律己、以身作则;于生活饱含热情、充满正能量;于工作为国、为家、为病患无私奉献”。
职责所在,使命使然。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单单是一句口号,而是做好本职工作,立足岗位做贡献,更是言传身教,给年轻人树榜样。严晓会,这名抗疫一线的“老医生”,用最朴实的方式展现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执着坚守和心系患者、勇于担当的为民情怀。(杨雯)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