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思茅区着力打造全域旅游产业链

时间:2021-03-12来源 : 中国网七彩云南作者 : 戴铮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重点打造以乡村旅游、自驾车旅游、工业旅游、农业观光旅游为新支撑点的复合型产业体系,促进“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着力打造了一批与文化产业相配套的精品旅游路线,凸显当地生态旅游特色,不断壮大旅游产业发展规模,成功创建了云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让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取得了新成效。

(森林康养体验游 普洱国家公园供图)

2017年至2020年间,思茅区分别安排发放旅游发展专项资金400万元、100万元、70万元、70万元,用于探索“旅游+”与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培育打造了一批以户外运动、大三铁、康体养生、农事体验、乡村营地等为内容的旅游新业态,助推思茅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经过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茶叶、咖啡、天然中草药、渔牧、果蔬等特色产业中涌现了一批集生产、加工、销售、文化体验、教育科普、休闲、游览、度假等各具特色、功能多样的旅游庄园,庄园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拓宽了康养旅游的新路子。

(六顺百花节 刘庆明 摄)

同时,围绕“天赐普洱·世界茶源”和思茅区“普洱茶都·康乐思茅”城市品牌,思茅区还组织举办了端午“百草根”美食文化旅游节、大芦山青菜节等旅游节庆活动,让当地产业与民俗习惯互联互动,形成品牌效应,起到更好的推广宣传效果,吸引游客前来尝试体验。

(炊烟袅袅 罗雪晶 摄)

一直以来,思茅区还鼓励农户采取“景区+农家”经营模式,主打“生态旅游”牌,以景区景点为依托,带动周边农民包装改造农家庭院,发展特色农家乐和特色客栈,用旅游拉动就业,让村民吃上“旅游饭”,带动群众增收。通过旅游产业扶贫,思茅区探索出“以旅扶贫”“以旅富民”的新路子,建立了“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全民参与”的模式,形成“大旅游、大联动,大产业、大家做”的浓厚氛围。

据统计,2020年,思茅区拥有各类宾馆酒店483家,床位28372个,星级酒店10家、旅游散客集散中心1个、4A级旅游景区3个、3A级景区1个、旅行社12家、旅行社分社2家、旅行社服务网点14家、特色旅游餐饮店128家、特色农家乐189家、旅游汽车公司3家、旅游客运车辆106辆、星级驾驶员97人。旅游直接从业人数达14700人。

2021年,思茅区将坚持把项目作为旅游业创新发展的主抓手,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构建“全域旅游+大健康”产业链条,建设一批森林康养、田园康养和中医药康养基地(淞茂谷),科学制定“一日游”“二日游”等专项旅游产品,推出2条精品自驾线路(以茶、咖啡为主题),配以茶叶、咖啡采摘、加工等农事体验,打造养生休闲度假的精品。同时,加快普洱国家公园二期、茶马古道旅游景区、梅子湖洲际华邑酒店建设,抓好年初谋划旅游项目对外招商推介,引进一批能够引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项目,旅游产业力争实现新突破。主动融入云南省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推进“爱伲庄园”半山酒店建设,提升完善蓝眉山、小熊猫庄园二期半山酒店功能。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激发消费潜力,打造首批2个夜间经济商圈:茶马古城·旅游小镇、阳光悦城,并组织申报“省级旅游休闲街区”。

(茶马古城夜市 景区供图)

“十四五”期间,思茅区将紧紧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健康养生胜地、全国有机茶产业发展标杆、面向南亚东南亚陆路口岸城市”的目标,构建动态迭代的“7+N”现代产业体系,重点打造有机茶产业、咖啡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现代林业、文旅康养产业、商贸物流业、数字经济产业7大产业。旅游发展预期目标确定为“一实现、二增长、三确保”。“一实现”,即实现全区接待旅游总人数突破1500万人次;“二增长”,即实现国内外旅游人数年均增长16%以上,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8%以上;“三确保”,即确保一批重点项目规划通过审批和纳入储备,确保在建项目整体同步快速推进,确保一批项目尽快落地开工建设。(戴铮)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