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好局、起好步、蓄好力……全力打造乡村振兴云南样板

时间:2021-02-26来源 : 中国网七彩云南作者 : 张丽君

2月25日,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牌子已经永久性摘下,“国家乡村振兴局”的牌子正式挂上。机构更迭背后,是中国“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站在“两个五年”的交接点,云南如何用好五年过渡期政策,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光明村)

新开局,新征程。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云南广大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要坚决把来之不易的成果巩固住、巩固好,全力打造乡村振兴云南样板,浓墨重彩绘就新时代“七彩云南·富春山居”的美丽画卷。

开好局

民族要复兴 乡村必振兴

“十三五”期间,云南省以“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为历史使命,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

云南楚雄市紫溪彝村依托康养产业,探索“小镇+”模式带动乡村振兴,逐步走出了一条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产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子,使过去贫困落后的“移民搬迁村”蜕变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成为全市特色小镇建设带动乡村振兴的样板工程;大理州漾濞县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核桃产业和乡村旅游,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探索出以光明村为代表的乡村振兴模式;临沧市双江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描绘出一幅游客如潮村民增收的新画卷……

近年来,云南省深入推进《云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实施,全省129个县(市、区)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全部由县(市、区)委书记担任,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起好步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两项工作,《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将乡村振兴作为做好云南省“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大力推动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农业景观化吸引游客打卡)

之前,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杨洪波强调,要加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示范村支持力度,在脱贫县中集中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建成一批美好生活示范村。

(光明村)

此外,提升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质量效益,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建设100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1000个精品示范村、10000个美丽村庄。充分发挥云南省山区资源优势,坚持保护优先,推动山区综合开发,把云南的绿水青山转化为各族人民致富的金山银山。同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涉农领域专项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宋光旭摄)

蓄好力

接续奋斗 建设一批乡村振兴过硬队伍

“广大扶贫干部爬过最高的山,走过最险的路,去过最偏远的村寨,住过最穷的人家,哪里有需要,他们就战斗在哪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金句振奋人心!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推进乡村振兴同样需要一支过硬队伍。

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富邦乡平安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突出党建引领,推动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相融共促。通过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抓稳基层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抓实一批示范带动,抓好常态机制牵引,乡村振兴的梦想正照进现实。昆明市晋宁区与与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构建“政校企地”合作共建模式,以晋宁区委党校为阵地,建立昆明市晋宁区乡村振兴产业学院,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建设服务、培养乡村振兴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平台,为乡村振兴“蓄智培才”。

(农民成为职业化的服务人员)

乡村兴则云南兴,乡村美则云南美。云南乡村具有广阔的地域范围、重要的地域经济社会单元功能、独特的地域民族文化魅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云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随着2018年至2022年规划目标的实现,云南历经千百年历史变迁的古老乡村将迎来加快全面振兴的重大历史转折,开启迈向更高水平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新征程。

(宋光旭摄)

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八大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重点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50%,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5︰1以上,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全面建成;农民生活更为宽裕,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5万元,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基本实现,云南美丽乡村成为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的靓丽名片。

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张丽君)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