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深化文旅融合 普洱景谷香盐古盐井获新生机

时间:2021-02-19来源 : 中国网七彩云南作者 : 胡雪英 吕禾 周思雨

进入冬月,走进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腌酸肉、腌腌菜是经常看到的景象。而威远镇香盐村的锅盐因其自带清新之气,味道厚重,成为老百姓腌腌菜的首选。

景谷县盐井文化历史悠久,曾经有过很多古盐井。随着时间推移,从前的制盐厂大多已不复存在。目前古盐井中,抱母井、益香井仅存遗址,凤岗井也于2006年关闭,仅剩香盐井还能正常开采,并且保留传承了传统古法手工制盐技艺。

1996年9月,香盐卤水厂建成,为云景林纸股份有限公司供应卤水。但由于企业生产工艺落后,产品单一,生产量少,年生产量仅在2万吨左右,加之负债过多,没有更多资金投入,企业无力再投入资金进行改造。在县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对香盐卤水厂进行改制。于2019年4月19日完成改制,同年6月17日注册成立了普洱香盐盐业有限公司,并开始建设古法制盐体验馆、制盐历史文物展览馆。

进行企业改制后,年生产卤水量约2.1万立方米,依旧供给云景林纸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年产值为160万元左右。公司计划2021年投资1700万元,用于纸厂淡盐水提浓设备及水溶井建设。淡盐水提浓设备建成后,年提浓淡盐水8万立方米,供给卤水约5万立方米。待云景林纸“双百工程”建设完成,预计香盐盐业年生产总值能达到规上企业标准。

2020年5月底,在古盐井遗址上,古法手工制盐体验馆建成。体验馆内,制作锅盐的两个大棚内盐灶整齐排布,灶台上结满了析出的的盐晶。盐矿石在泡卤池浸泡后获得卤水,卤水沉淀、澄清后抽入注满盐灶上的铁锅,火熊熊烧起,卤水翻滚沸腾,慢慢起了盐沙。此时工人会把盐沙往后排有足余的锅加满继续加热,前排锅则继续添加卤水不断生成盐沙,如此循环往复,最后取出成型的盐呈满心大锅形,即为“锅盐”。

同年8月29日,体验馆被授予古法制盐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牌匾,为当地就业提供了更多机会,目前在职员工中就有4名建档立卡户。每逢周五周六,赶上香盐村的街天,普洱香盐盐业有限公司都会在体验馆以古法手工制盐技艺进行锅盐熬制,吸引游客参观体验古法制盐、了解制盐历史。

2020年12月9日,古法手工制盐技艺正式列为普洱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盐井又焕发了新生机。

普洱香盐盐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黄俊博介绍,香盐盐业还将结合普洱市养殖业发展,拓宽生产线,生产饲料用盐等产品。同时,公司也将在巩固市级非遗项目的前提下继续申报省级非遗项目。结合目前已建成的展示体验馆,加大制盐体验区建设、扩建手工制盐非遗展馆、开发文创及日化盐产品,建设以生盐理疗及泡盐池为主题的半山酒店。(胡雪英 吕禾 周思雨)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