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普洱市应急管理系统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目标,以加强应急管理能力为核心,以现代科技与信息化为支撑,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
聚焦安全生产主责,制定出台《普洱市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普洱市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办法》,厘清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和行业监管权责边界,进一步落实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安全责任、管理、投入、培训和应急救援“五到位”。大力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截至目前,全市260户企业完成安全生产达标创建,全市169座非煤矿山完成转型升级任务。按照《普洱市安全生产约谈制度(试行)》规定,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开展约谈,挂牌督办,督促整改销号,形成闭环管理。制定《普洱市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普洱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不良记录“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逐步完善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机制。制定《普洱市安全生产专家库及入库专家管理办法》《普洱市聘请专家费用管理办法(暂行)》,引导和鼓励技术服务机构为安全生产提供必要的智力和技术支撑。制定《普洱市军地抢险救灾协调联动机制》《普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应急联动工作的实施意见》,从顶层设计上强化了普洱市应急联动机制建设。出台《普洱市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完善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分级应对制度,共建成4支专业救援队、1支危险化学品兼职救援队、1支道路交通兼职救援队和8支矿山兼职救护队,形成了以消防救援、森林消防及普洱市矿山救护队为主,普洱茶城阳光救援队等社会救援力量及各兼职应急救援队伍为辅,民兵、驻军为后盾,社会力量和社区民众广泛参与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此外,“十三五”期间,普洱市还按标准,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和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建成救灾物资仓库,及时更新、补充救灾物资,丰富物资种类,应急救灾物资保障得到有效加强。五年来,普洱市共开展地震、火灾消防、泥石流滑坡、公共卫生、矿难安全等应急演练3000余场次。(廖智若愚 普洱日报供稿)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