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蒙自西北勒:石头缝里长出“致富树”

时间:2021-02-03来源 : 中国网七彩云南作者 : 李纹秀

走进云南省蒙自市西北勒乡,最让人震撼的莫过于那些重种在石头缝里的成片苹果树。由于刚入春树木还没发出嫩芽,光秃秃树干下成堆的石头尤为明显,很难想象在这样石漠化严重的条件下,西北勒乡能带领全村人走出贫困,奔向小康。

(西北勒苹果)

石厚土薄、辖区方圆200公里没有一处溪流水源,缺水缺产业,教育又较为落后,“行路难、吃水难、照明难、通信难、致富难……”成为了摆在西北勒人面前的难题。在西北勒乡,贫困的发生率最高时达94%。

(西北勒乡党委书记张云)

“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在这个山头上,在这个平均海拔2千米的山头上,到底适合发展什么产业?我们尝试了很多,从以前的核桃到李子到桃子等等,试了一批又一批,但是基本上最后都不成功。在后面尝试苹果这个产业,才有了发展后,苹果也在这个土地上落地生根。”西北勒乡党委书记张云介绍西北勒乡种植苹果的由来。“西北勒乡在北回归线上,日照时间长,地势高,这也让我们这里的苹果非常好吃,口感好,甜酸适宜,在这里种植的苹果甜度能达到18度。”

苹果种植作为西北勒乡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目前,全乡已种植苹果树5万余亩。西北勒乡采取“政府+合作社+企业+建档立卡贫困户”四位一体模式,由西北勒乡人民政府整合扶贫资金修建路网、水网等基础设施和苹果电商冷链物流分拣中心等配套设施,引进深圳爱果果公司,联合西北勒乡山里红苹果产销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000亩进行建设运营。

目前,山里红合作社已有1300多亩苹果树林,10万多株苹果树,年收入达300多万元,现已带动全乡1400多户农户种植苹果树。西北勒乡的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租金、薪金、股金。4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平均每亩每年600元的价格进行土地流转,获得租金收入。同时,将政府整合投入的扶贫资金量化折股,作为集体股份获取股金收入。

借助红河高原特色优质农产品销售体验中心和电商销售平台,西北勒乡在打造“山里红”“金苹果”品牌的同时,还在申报蒙自西北勒苹果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以“林果乡村,生态家园”为主题,打造西北勒乡“苹果小镇”,让西北勒苹果产业能够打造出一个品牌,衍生产业链,发展乡村旅游和苹果电商冷链物流中心建设,创造更多岗位,带领更多人奔向小康。“我们对西北勒乡苹果产业更有信心了。”山里红苹果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继和说。

张云表示,“目前,乡里有6600多劳动力,通过培训在外务工1600多人左右,本地就业3000多人,2021年还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给本地人,2000亩苹果示范基地每天至少50到160人,植树造林生态建设项目每天上千人,还有种植烤烟、苹果电商产业物流这些都会提供非常多的就业机会。”

找准脱贫致富产业,西北勒乡聚焦引水、修路、兴业、办学、安居、革陋习、强党建“七件大事”,着力变瓶颈为抓手、变短板为重点,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苦干实干、勇于创新、互帮互助,走出了一条“石头缝里刨穷根”的脱贫之路,也慢慢走向“石头缝里刨小康”的致富之路。2017年末,西北勒乡实现整乡脱贫,经过巩固提升,截至目前,全乡1993户9346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实现清零。2020年,西北勒人均纯收入也从脱贫前的2000元左右到现在9000多元。

(苹果电商冷链物流分拣中心里村民正在包装苹果)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正在建设的苹果电商冷链物流分拣中心项目。项目建成运营后,可集成苹果仓储、分拣、包装、电商、物流服务、党员教育实训等功能。村集体除可按实际投资比例所占股权获得的分红外,还将提取项目净利润的10%作为收益,预计前1至2年,每个村委会可获10万元左右收益,后续收益将随苹果产量的逐年增加而增加,既可有力拓展苹果产业增值空间,又能形成稳定持久的村集体收入来源,建立长效的带贫益贫机制。(李纹秀)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