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呀”一声,推开禄劝县翠华镇界牌村“汪家小院”,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80多年前,毛泽东主席曾路居在此。2017年这里公布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命名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毛主席路居纪念馆”,馆内陈列着毛主席用过的桌子、木床、马灯等物。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月22日,“云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昆明市禄劝县,共同追寻红军长征过禄劝留下的红色足迹,重温长征精神。
1935年5月1日,中央军委纵队从柯渡出发,经鸡街进入禄劝到达翠华小仓,红军总部在小仓村驻扎,毛泽东主席路居翠华镇界牌村汪姓老乡家中,用门板搭床,用一张四方桌办公。周恩来副主席和红军总部住宿在界牌村“白家大院”;朱德总司令住宿于小仓街“李家大院”。电话线从小仓李湘家分别拉到界牌、大松园、苏家营、田心等村。晚上传出“嘟嘟嘟”和“嗒嗒嗒”的收发电报声。
“汪家小院有三宝,毛主席用过的办公桌、睡过的床铺以及整个院子。”翠华镇文广中心主任李朝东说,“不仅仅因为这些遗物珍贵,更因为红军路过翠华留下的宝贵长征精神、红色文化和纪律严明的优良作风影响着一代代翠华百姓。”
距离毛主席路居纪念馆不远处,翠华周恩来长征路居旧址暨干部团驻地旧址(白家大院)正在修缮中。李朝东介绍,白家大院原为白氏乡绅住所,原貌是本地传统“三坊一照壁”土木结构院落。2014年,取得房屋产权作为革命遗产遗迹保护下来,2018年,与“田心筹粮广场”一起列为县级登记文物,2019年,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修复完成“白家大院”一期正房修缮工程,2020年,再次启动二期修复工程,力争2021年建党节之前修缮完成对外开放。修缮完成后将与“毛主席路居纪念馆”、普渡河铁索桥红军战斗遗址等联结成“红军长征过翠华”红色文化遗址群。
据禄劝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李迎春介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分别于 1935年和 1936年两次经过禄劝。行经 14个乡镇、65个村委会、311个自然村,住过 84个村寨,历时 12天,行程 985华里;于 70年代,县委组织力量开始进行红军长征资料的征集工作,至 2003年征集到红军文物 44件,歌曲 17首,民谣 5首,壁画 2幅,标语 8条,故事 30个;查明红军牺牲遗址 37处,红军在禄劝县境内牺牲人数为 157人,共有 41名禄劝儿女参加了红军。
红军在禄劝打击镇压贪官污吏,没收地主财物救济贫苦百姓;积极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红军所到之处严格遵守革命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公平买卖,损坏东西赔偿,借东西归还,使广大的贫苦人民更加信任和爱戴、拥护红军。
在红军言行的感召下,大多数跑到山林里躲藏的人们都返回了自己的家园,很多人为红军带路、搬运物资,煮饭送水、挖战壕,特别是 37位禄劝和会理籍的船工轮流换班七天七夜为红军摆渡,立下了不朽功劳;还有一些青年毅然参加红军队伍,征战南北,血洒疆场;很多人冒着生命危险,保护、抚养掉队的红军伤员,在长期相依为命的日子里,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情。
红军长征播撒下的革命火种,在禄劝这块大地上不断燃起熊熊的革命斗争烽火;长征传奇性的故事一直为人们所传颂,红军的英勇事迹和光辉形象,深深地铭刻在各族人民群众的心里,一直鼓舞和鞭策禄劝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张丽君)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