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云龙:民族同心护生物多样性 共建万物和谐美家园

时间:2021-01-22来源 : 中国网七彩云南作者 : 佚名

进入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漕涧坝子,公路两旁是密密的蔬菜大棚,大棚里是漕涧镇的黄金农产业羊肚菌种植。每公斤260元的市场售价,使得羊肚菌种植成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好产业。

漕涧羊肚菌产业发展的背后,是云龙县漕涧林场积极探索以科技为抓手,促进林下产业蓬勃发展,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漕涧林场场长杨建荣介绍,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漕涧林场挂钩帮扶漕涧镇仁山村,通过培植特色产业和生态产业为核心,狠抓中草药、羊肚菌种植。目前,已在云龙县范围内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00多户,种植羊肚菌400多亩,增加经济收入1000多万元,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科普宣传 云龙县漕涧林场供图

站在开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起点,云龙县漕涧林场持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以“云南云龙国家级森林公园”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生态旅游发展新路子,努力开创民族地区林业工作新局面,共同打造生态宜居的美好家园,不断夯实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谱写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新篇章,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九十九潭风光 云龙县漕涧林场供图

促进民族文化与森林文化融合发展

漕涧林场始建于1962年,位于大理、怒江、保山3州市结合部,管护国有林面积32.3万亩,林区周边有汉、白、彝、傈僳、阿昌等少数民族聚居。

据介绍,漕涧林场始终坚持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始终注重少数民族团结进步。作为漕涧林场重点林区之一的东山林区,承担了漕涧镇的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任务,是林场“十三五”规划的绿色长廊,也是连接阿昌族和彝族民族团结的纽带。长廊最北端居住有两个彝族村217户,总人口718人,两村之间是见证林场发展史的万亩华山松人工林,长廊南端与仁山阿昌族村接壤。

(志奔山 云龙县漕涧林场供图

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林场与各村签订森林防火联防协议,聘请民族护林员,重用少数民族劳动力,建立了以华山松人工林和石兰坪国家储备林为主的1.2万亩“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林”。在森林防火期外,允许他们在管理好森林资源的同时,可在林区内砍干柴(防火期除外)、采松球、收集野生菌等生产活动,与他们共同组织篝火晚会、森林音乐会等节庆活动,通过活动互动与森林法律法规的宣传,促进民族文化与森林文化的融合发展。

(丰富的民族活动 云龙县漕涧林场供图

(志奔山雪景 云龙县漕涧林场供图

多年来,云龙县漕涧林场与周边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化格局。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林场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体目标,持续开展以“共居共管森林资源、共建共享绿色家园”为主题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云龙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领导小组办公室供稿 )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