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普洱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20年第八次学习,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总结“十三五”、科学谋划“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任务等主题进行集中学习和研讨。
会议指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即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对于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洞察时与势、危与机,对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系统阐述,全面部署未来发展总战略、总布局、总任务,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前进方向,为开启新征程、迈向新目标、续写新篇章提供了根本遵循。
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标以及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统揽全局的战略谋划、审时度势的战略决策、矢志不移的战略定力,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奋力开启普洱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普洱市委书记卫星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普洱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党员干部作风变好了,敢担当、强执行、抓落实成为工作新常态;群众观念变新了,产业意识和市场观念明显增强,发展愿望和劲头更加强烈;以综合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市高速公路建设里程和投资在全省名列前茅,规划建设高速公路里程和投资分别占到全省的10%以上;提前一年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9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连续两年被省里评定为“好”;奠定了很好的产业基础。“一产抓特色、二产抓升级、三产抓突破”成果丰硕,“生态有机、健康养生”成为普洱的代名词。
同时,有效应对了各种风险和挑战。顶住了地震、洪涝、干旱、虫害等各类灾害带来的挑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进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显著成效,确保了全市干部稳定、人心稳定、社会稳定。;获得了大量的荣誉。短短几年时间内,普洱就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桂冠。广大干部群众普遍认为,“十三五”时期是普洱政治生态最好、发展质量最高、获得荣誉最多、各方面评价最好的时期。普洱发展的骨架更加坚实了、基础打得更牢了、支撑平台更大了,开创了大投入、大建设、大联动、大开放、大发展的新局面。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在认真总结好“十三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效和经验的同时,找准找实制约全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短板弱项,科学谋划普洱“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任务,努力开创普洱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局面。
卫星强调,要找准普洱战略定位和比较优势,积极探索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有效途径,抓好战略规划对接、合作事项推进和重大项目落地;要在推进普洱与云南自贸区联动发展方面实现重大突破,着力提升普洱在国内国际“大循环、双循环”中嵌入度、贡献度和价值链地位;要着力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以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林产业、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文化旅游、数字经济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方位振兴;要寻标、对标、达标、创标,坚持指导性、操作性与项目化运作相结合,争取“十四五”时期尽快补齐短板、实现目标任务;要围绕建设国际次区域中心城市,融入大滇西“交通+旅游”融合发展和普洱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前沿大通道建设来谋划项目,建设四通八达、内联外畅的综合交通网络;要对标国家和省规划,加强与国家部委和省直部门的沟通对接,确保更多重点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改革举措、重要试点、重要政策纳入国家和省规划。
卫星要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统筹兼顾当前各项工作,全力冲刺年度各项目标任务,认真盘点总结年度工作,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确保实现“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良好开局。
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勇强调,要充分总结普洱市在“十三五”期间所取得的成绩,特别要总结好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生态文明建设、文明城市创建、景迈山申遗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以此坚定发展信心,激发潜能;要坚持以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把舵定向,清醒认识普洱市区位优势转化为开放优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还有差距,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依然存在,正确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科学谋划好全市“十四五”发展。要坚持市场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立足资源禀赋,全力抓好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民生事业建设,加快构建“茶、林、牛、药、咖、养”特色产业体系,敢想、会想、敢为,真正推动资源变资产、变资金,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于飞 普洱日报供稿)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