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普洱市,是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区、“直过民族”聚居区和多民族杂居、散居、跨境而居的缩影,也是云南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典型。作为“新中国民族工作第一碑”,位于普洱市的普洱民族团结誓盟碑见证了民族平等、团结、有爱、互助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历史。而今,新时代普洱民族团结誓盟碑下,普洱学院以深入的民族文化研究、广泛的学术交流合作、创新传承民族文化,践行维护民族团结的铮铮誓言。
民族文化研究硕果累累
依托丰富的地方民族文化资源和区位优势,普洱学院高度重视民族文化研究,培育了一支以罗承松等教授为代表的民族文化研究队伍,在民族文化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颇有学术分量,并且对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颇具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以来,普洱学院与地方民族文化研究相关的立项课题共有123项。其中,中央财政支持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立项2项,教育部社科基金6项、省级社科基金5项、省教育厅项目20项、校级立项79项、其他省市校资助项目10项。论文141篇,其中国内核心期刊发表11篇、外文10篇。另外,2006年以来,普洱学院公开出版民族文化专著30余部。
普洱学院学报以“立足边疆实际,突出地方民族特色”的办刊思路,开办“佤族文化研究”、“拉祜族文化研究”及“普洱茶文化研究”等独具地方民族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专栏,支持地方民族文化研究。普洱学院先后成立了“地方民族文化研究中心”“思茅绝版木刻研究所”“民族文化艺术博物馆”“普洱地方生物多样性科普教育馆”等学术研究机构,逐渐形成跨学科、多视阈地研究与展示地方民族文化。目前,普洱学院在原绝版木刻精品馆、民族文化艺术博物馆的基础上设立地方民族文化传习馆。
学术交流合作成绩斐然
在学术交流合作方面,2006年8月,普洱学院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佤族文化学术研讨会”,该届学术研讨会以“佤族神话、宗教、民俗”为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涉及的论题新颖、有开拓性,为佤族文化研究提供了许多新思路、新课题,拓展了佤族文化研究领域,其中以云南大学李子贤教授的主旨发言《佤族与东南亚“U”形古文化带――以神话系统的比较为中心》最具代表性,公开出版了《文化·宗教·民俗——首届中国佤族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1年7月,普洱学院成功举办了“誓言不朽,同心永结:纪念‘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6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以普洱为中心的民族关系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等诸问题上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推进了普洱地方民族关系的研究。同年11月,普洱学院还举办了普洱民族关系学术研讨会。
2013年1月,由普洱学院、韩国延世大学中文系、韩国世明大学地域文化研究所共同举办的“中韩田野调查与民俗文化研究学术恳谈会”,圆满完成了地方民族文化的中韩联合学术考察任务,并公开出版了《探寻活形态的基层文化——中国云南·韩国济州岛民俗文化研究论集》。2015年至今,普洱学院还成功举办了湄公河流域生态与文化多样性国际学术论坛、民族团结进步与绿色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
民族文化发展薪火相传
2015年,普洱学院先后建成了“普洱学院地方民族文化研究中心芒景布朗族传统文化调查点”和“普洱学院地方民族文化研究中心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共建民族文化研究基地”,为普洱学院与地方联合开展民族文化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年《景谷民间口传文学连环画》、《景谷民族民间图案集》整理出版。2017年傣文经《帕召抵混》(汉译《佛祖云游记》)整理发行。2018年傣文经佛迹故事《潭弄》整理发行。
普洱学院民族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莲介绍,近年来,普洱学院不遗余力的传承和保护普洱地方民族文化,“一带一路”和国门大学背景下对地方民族区域及其周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协同发展的研究可圈可点。民族地区绿色经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民族团结、民族关系研究;民族教育研究;地方民族文化、宗教与民俗文化研究;民族地区经济及其行为研究;民族文化产业研究;民族立法、司法问题研究;民族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研究;民族艺术、体育研究;民族文化相关文献研究等均取得不凡的成绩。普洱学院文艺精品创作代表项目《山魂鼓韵——普洱少数民族原生态鼓乐舞》以及民族啦啦操等更是走出国门,让古老的民族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