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科研助力产学结合 普洱学院为“绿色普洱”提供人才、智力双支撑

时间:2020-11-05来源 : 中国网七彩云南作者 : 佚名

云南普洱位于北回归线上,拥有复杂的地理特征和多样的气候类型,蕴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是云南重要的物产资源储备区域。普洱当地的茶叶、咖啡等农产,既是普洱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独具特色的地理产品。近年来,普洱学院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因地制宜,以科研助力服务地方,为普洱市生态及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与智力支持。

产学结合 提供专业人才支持

普洱学院农林学院结合当地品牌,坚持“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产学研”合作教育方式,以专业型人才培养助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近三年来,到企业实习的学生有501人,合作教育的学生毕业后就业率达95%以上。

2016年,普洱学院农林类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列入云南省省级第一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以来,“产学研”培养模式与“现代学徒制”相结合,着力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上手快”为鲜明特征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普洱学院农林学院院长赵锋介绍,学院结合“现代学徒制”,实施双导师制。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为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农林学院采用“双主体”育人。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普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思茅原野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普洱绿之源花卉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合作办学,实施“3+1”联合人才培养模式。

据介绍,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推动下,农林学院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师参加咖啡师、茶艺师、景观设计师、园林园艺师、咖啡师Q Arbica Grader证等专业技术资格认证考试,提升教师的职业敏感度和技术实操能力。

普洱学院农林学院在培养专业型人才助力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专业实践性强、与社会需求高度匹配,促进了学生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的融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突出了云南民族文化和亚热带地域特色,同时更加强了大学生实践,强化了行业技能人才培养。

科研助力 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科研平台、众创空间与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稳步推进,为普洱学院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生态建设提供了有效助力。

2019年,普洱学院申报3个地厅级研究平台和团队获得立项支持,分别是:小约翰.柯布院士工作站、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民族医药资源研究东南亚国际合作重点实验室)和云南省高校创新团队(功能性铂类药物研发科技创新团队)。同年,学院还制订了《云科普洱学院众创空间任务书》、众创空间实施管理细则、活动方案等相关重要文件,编撰整理众创空间相关资料3万余字。赴思茅区七个乡镇开展众创空间产业调研,陪同湖南农业大学考察团调研普洱咖啡、普洱茶产业情况。完成众创空间年度报告提交科技部火炬中心综合业务平台管理系统。

有了科技力量的支撑,普洱学院还积极推进沪滇合作。2019年,普洱学院与上海农科院已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挂牌成立“上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技术服务平台普洱分中心”,共培训普洱学院的师生、企业技术员、扶贫挂钩的农户近500人次。并与上海理工大学组成联合调研组,对普洱市咖啡品种、种植分布、田间管理、采收与运输、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咖啡历史文化等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普洱市咖啡产业的情况。

服务地方 政府智库作用凸显

为探索普洱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理论、思路、方法、路径和内容,提升示范区建设能力和水平,2014年,普洱市委市政府与普洱学院联合成立了普洱绿色经济发展研究院。研究院主紧扣普洱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需要,扎实推进绿色发展研究工作,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近年来,普洱绿色经济发展研究院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与云南发展定位,展开普洱绿色发展研究。紧贴普洱与学校发展实际,积极开展绿色发展课题研究与团队建设,研究院2018年成功申报校级创新团队—普洱绿色发展研究创新团队。2019年《普洱绿色发展蓝皮书》获市政府立项支持。

研究院积极参与普洱绿色发展论坛方案起草、专家邀请、会场布置、文稿起草,会务准备等工作,协助市政府一起办好了第一、二、三届绿色发展论坛,解决了普洱在绿色发展实际中遇到的诸多难题,政府智库作用日趋明显。

与此同时,研究院还与多部门开展合作,自2017年10月以来,举办主题为《普洱生态文化》《普洱小粒咖啡品质研究》《普洱绿色发展课题探讨》等近20期绿色发展研究沙龙。通过定期组织普洱绿色发展研究学术沙龙,营造绿色发展研究氛围,构筑起了绿色发展问题研究与交流的平台。

(责任编辑:黄俊飞)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