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看曲靖马龙区如何提前一年完成移民搬迁安置工作

时间:2020-10-20来源 : 中国网七彩云南作者 : 飞月雯 田春琼

湛蓝的天空下,是村民在田间地里忙碌的身影;不远处,安置点移民住房整洁美丽;沿着房屋路边的绿化花坛,几个村民站在路灯下,闲聊着家常琐事,脸上的笑容朴实而又真切……

“我们把猪啊鸡啊都宰了,村子里轮流请客都吃了一个月呢,就是为了庆祝搬家!”曲靖市马龙区马过河镇的移民徐发柱回忆,“以前土坯房不安全,交通不方便,娃娃上学很困难,现在可比以前好多了。”

“搬家时热闹得像过节”,马龙区车马碧水库征地移民安置工作于2019年4月提前完成,使搬迁移民提前一年入住新居,满足了库区移民的“搬家”心切。

组织专班,高位推动 指挥部上下协调联动

马龙区委区政府于2017年5月成立了车马碧水库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为推动工作的进行,由区委书记亲自担任小组组长,领导小组下设“一个指挥部、五个工作组”,具体负责车马碧水库工程建设和资金筹措、移民安置、信访维稳环境综合整治、督查考核等工作。在区搬迁安置机构的基础上,成立了指挥部办公室,抽调部分工作人员组成专班,采取“两块牌子,一班人员”的工作机制,由区搬迁安置办公室负责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督查指导等工作,保障车马碧水库工程建设及征地移民安置工作的顺利实施。

“事非经过不知难”,这是马龙区一级调研员、车马碧水库工程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张石飞最为感慨的一句话。作为“枢纽”的指挥部,在工程建设开展初期便上下协调联动。北京专家来考察给出建房设计方案,但如何落实,就需要指挥部协调。移民群众基本是村民,有很多生产工具和家畜家禽,而初设报告只考虑移民生活用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未考虑畜禽圈养和烤烟烘烤等生产用房设施。

对此,指挥部协调设计院和相关部门,历时近三个月,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安排预算950万元用于安置点的生产用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并争取将生产用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纳入建设征地移民安置投资范围,在安置点单独加盖了生产用房,同时生产用房与生活用房设置了一定的距离,将低标准改成高标准,做到了人畜分居,打消了移民搬迁的后顾之忧。

不单单建房设计,选址、地块补还等工作都是困难重重。经上级专家考察后,选好了移民搬迁安置地址,但一些村民们因“地理位置”等问题持反对意见;征地时要补还地块,重新划分时,一些村民却不愿意接受……这些问题和矛盾,阻碍着搬迁安置工作前进的步伐。指挥部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协调,充分尊重移民的意愿,设计不满意便不停改稿,群众不理解就组织入户宣传、开会宣传,在车马碧水库征地移民安置工作中起到了引领性作用。

入情入理,宣传到户 做好移民政策宣传工作

政策宣传好了,广大群众才能理解才能支持,落实到位了,才能推动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的进行。奋战在一线的移民工作者们为了做实做好宣传工作,反复到移民户家中做工作、听意见。

“我们一开始也不理解,国家政策我们也不懂,但是他们(移民工作者)就耐心细致地给我们讲解,做宣传,我们才了解这是一个好事情。”56岁的川洞新村移民王大叔说。

马过河镇川洞新村的搬迁安置工作,是车马碧水库移民搬迁安置过程中的“开门红”。作为第一个搬迁的村子,从一开始村民的思想工作十分难做,到后来村民主动“裸搬”,主动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口号印刷在墙上,这其中村民的态度转变与移民工作者的努力密不可分。

“越是艰辛越上前。”马龙区马过河镇党委书记高保睿,面对涉及到的175户779人搬迁移民,与众多移民工作人员一起,走家串户,与群众推心置腹地交谈,历时一年终于转变了移民的思想、解除了移民的顾虑,移民主动签订搬迁协议,为后续工作的推进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高保睿说,“我们刚开始宣传搬迁政策,村民是不支持也不理解的,到后面村民把自己的家畜、家禽提前宰杀或者变卖、寄养,来实现‘裸搬’,这个过程的转变真的让我觉得十分艰辛也十分感动。”

规划引领,联建共管 让移民自己当家作主

以创新“统规联建”模式为突破口,从移民群众的意愿出发,一直是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的根本要求。在新村规划上,马龙区搬迁安置办听取群众意见,9个移民集中安置点围绕“美丽家园·移民新村”建设的标准、采取“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移民联合建房”的模式启动新村规划建设,在规划、建设、管理上稳步进行。

同时成立移民联合建房委员会,委员会全程参与规划的制定、修改、完善及定稿工作,其会员由乡镇(街道)引导村(居)民小组召开户主大会,推荐移民信任、德高望重、有一定建房基础的人员组成,既确保了移民群众在新村规划上的参与度,又保证了委员会的公平性、专业性。

马过河镇川洞新村的陆福正,既是移民联合建房委员会的一名成员,也是一名建筑能手,在搬迁安置工作中,他带头搬迁,并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移民群众在房子的建设、选址等方面提供帮助,同时承担作为委员会会员的工作和义务,和移民群众沟通、宣传政策;收集移民群众意愿,向上级反映;在建房方面代表移民进行监督。

“每个公民都有自己的义务,我们在享受村子的政策红利时,更要承担村子发展的义务。”陆福正说。

马龙区搬迁安置办公室主任、区车马碧水库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杜少云介绍,搬迁安置办既不包办代替,也不放任自流,在“统规联建”中,让移民自己当家作主,选址、选户型、招标、装修、验收都让移民群众说了算。

在新村建设上,由移民联合建房委员会代表移民公开对有资质的施工队伍进行选择、建筑价格会商确定、建筑质量全过程监管;在新村管理上,成立村级物业管理委员会,并根据村组实际制定村规民约、管理办法等来进行管理,培育家风家训和社区文化。

移民徐大叔说,“现在的活动多了,下地回来除了待在家,还可以去小区里的图书室,或者下象棋、玩扑克、打乒乓球,有时还会组织跳广场舞,农闲时还有文化体育活动比赛。”

后扶前置,整合资源 群众致富是目的

为了解除移民搬迁的后顾之忧,让移民群众在搬迁安置的同时看到未来发展的前景,马龙区搬迁安置办将后扶项目和移民安置工作同步实施,创新后期扶持理念,做到后期扶持与水库建设同步规划实施。杜少云说:“提前谋划,群众看得到希望,也才愿意搬迁。”

搬迁安置办在初设批复的同时编制了《车马碧水库库区及一名安置区后扶产业发展规划(2018年-2020年)》,之后于2019年投资308万元实施了马过河镇川洞新村“美丽家园·小康库区”新村建设后扶项目,并完成了车马碧水库王家庄片区苹果种植项目及9个移民安置点省级“美丽家园·移民新村”可研编制工作。通过民族示范村、美丽家园·小康库区、太阳能、燃气下乡、新型烤烟房等项目的实施,为库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撑,也让移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做饭方便,村子里的路灯亮堂堂,路也修得好,做什么都比以前方便啦!”文河新村的移民崔小兰在宽敞的新家里说着自己美满的新生活。

马龙区搬迁安置工作不仅提前一年时间完成,而且做到移民喜搬迁——搬得出,移民住的开心——稳得住,搬迁有产业——能致富的情况下,马龙区还将发挥区位、交通、土地等优势资源,发展多元化产业和培育特色种养业,在移民安置区实施以马龙苹果为龙头,花卉、蔬菜特色产业为带动的产业布局,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采取公司+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模式,使库区一直以烤烟种植为主的单一产业逐步向多元化产业的彻底转变。进一步完善移民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争取项目,增加移民群众公共娱乐服务。同时,马龙区将整活项目改善车马碧水库周边村民生活,用移民搬迁推动周边贫困村脱贫攻坚。

“想了几十年,忙了十几年,跑了四五年”的车马碧水库工程建设项目,如今梦想终于成为现实,为了保证主体工程顺利推进,征地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必须做在前、做细做实,而在马龙区搬迁安置办及各乡镇(街道)的共同努力下,给出了一份令群众满意的答卷,在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中,提前了一年时间让移民们住上新房子、走上新路子,过上好日子,也为各地征地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树立了一个典型。(飞月雯 田春琼)

(责任编辑:黄俊飞)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