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央视纪录频道摄制组到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拍摄纪录片《千里江山万里歌之“红河蝶变”》。
本次拍摄旨在寻找红河州出色的民间音乐、探访独特的民族音乐文化、寻找动听的旋律和民族乐器演奏。拍摄期间,摄制组深入到西三镇凤凰村,组织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段正荣、省级非遗传承人梅志宏、州级非遗传承人王永祥、马学生、市级非遗传承人石真学等12位传承人和民间跳月队集中展演并拍摄。
拍摄过程中,各位非遗项目传承人和民间跳月队积极配合,倾情演绎了《阿细跳月》《造天造地》《男女说合成一家》、阿细情歌对唱、西山谣、啦哩腔等,展现了国家级非遗项目《阿细跳月》《阿细先基》的独特魅力。
据了解,《阿细跳月》是彝族阿细人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自20世纪40年代起就以不同的艺术形式搬上了舞台,曾在国内外许多重要场合演出,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风采蜚声海内外。2008年,阿细跳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阿细先基》是彝族支系阿细人的口传民族音乐史诗,发源并广泛流传于红河州弥勒市西山地区的阿细人聚居地。阿细语称“阿细先基”为“阿细诺智”,“诺智”即“歌”或“歌曲”,《阿细先基》就是“阿细人的歌”。“先基”也是曲调的名称,《阿细先基》就是用“先基调”演唱,内容固定、系统、完整的阿细史诗。2010年,阿细先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李捷 石光兰)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