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据云南省普洱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思茅专场)消息,思茅区已实现34个贫困村脱贫出列和5154户18958人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09%。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在全省34个非贫困县党委政府扶贫开发成效考核中取得“好”的档次且排名第一。目前,未脱贫的33户100人已全部达到贫困退出标准。
思茅区共有34个贫困村5187户19058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达15.46%。作为普洱市脱贫攻坚的“特殊战场”,思茅区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按照“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要求,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圆满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回顾脱贫攻坚历程,思茅区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
压实责任担当 践行初心使命
实行脱贫攻坚党政主要领导“双组长”负责制,调整充实思茅区脱贫攻坚指挥部,明确29名县处级领导挂钩7个乡(镇),进一步压实各级各部门党政主要领导第一责任、分管领导和挂钩领导直接责任。及时制定出台相关意见,配套系列扶贫政策,并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扶贫”要求和挂牌作战制度,着力营造实督实战、真抓真干的良好氛围。
坚持目标标准 补齐脱贫攻坚短板
思茅区坚持“两不愁、三保障”标准要求,千方百计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8573元增加到2019年的12337元。产业扶贫方面,坚持走生态有机路子,全区共有现代标准茶园17.1万亩、咖啡园22.69万亩;引进天士力、雀巢咖啡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利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协会)+农户”等模式,辐射带动广大建档立卡户发展产业,目前全区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367个。
就业扶贫方面,扎实开展“技能扶贫”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专项行动,累计培训22778人次,转移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6596人;创建扶贫车间6个,就地就近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
基础设施方面,全区共筹集资金3.8亿元,实现通行政村公路硬化率100%,通客车率100%,村组道路硬化率91.2%,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9.5%;完成农危房改造6025户,全面消除了农村C、D级危房;完成6个集中安置点建设,实现易地扶贫搬迁469户1715人集中安置。
教育扶贫方面,严格落实控辍保学“双线四级六长”工作责任制,确保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户无因贫失学、辍学;改善薄弱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6101.5万元实施校舍建设项目10个20115平方米。
健康扶贫方面,聚焦“基本医疗有保障”,贯彻落实健康扶贫医改政策,全面推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即时结算;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符合参保条件的100%参加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全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规范化达标建设全面完成,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聚力精准施策 提升脱贫攻坚质量成色
该区始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以“村为中心、户为核心、人为准心”,深入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累计走访5.5万余人次,群团联动及企业投入帮扶资金2787.71万元。严格落实“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三精准要求和“六个精准”措施,先后组织开展“户户清”“村村清”、百日总攻等一系列专项行动,确保了脱贫攻坚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同时,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结合起来,积极引导贫困群众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实现精神与物质“双脱贫”。此外,思茅区还严格执行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助力高效脱贫。
强化党建引领 着力锻造脱贫攻坚过硬队伍
坚持脱贫攻坚与基层党建“双推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打造了省市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示范点12个;修订完善《村规民约》672部,大力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成立村民小组三治委员会664个,村级脱贫工作委员会56个、村民小组脱贫工作委员会379个,妇女脱贫工作委员会314个,进一步提高了村民自治能力。创办“第一书记讲脱贫”和“我的扶贫(脱贫)故事”主题栏目,选树基层先进典型、推广脱贫经验、讲述脱贫成效,鞭策各级干部战脱贫,激发贫困群众争脱贫,为脱贫攻坚凝聚强大正能量。(尹晓 思茅区委宣传部供图)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