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明珠刚卖完蚕茧回来,看到有客人到访,忙拿起扫帚在门前麻利地扫了起来,一边扫一边解释,“早上去村上卖蚕茧,卫生也没来得及好好打扫一下。”话语间有些不好意思。
事实上,在她家气派的小楼前,不过是因刚下过雨、留有几滩浅浅的积水而已,并没有脏乱之感。
(正在摘蚕茧的旧寨村民 李林摄)
自明珠的“讲究”,令人印象深刻。
自明珠今年49岁,家住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德安乡恩永村旧寨。在行政区划上,旧寨是由以旧寨、外旧寨两个紧密的相接的小组组成。
立秋刚过,一阵小雨过后,走进旧寨,只见青山掩映下,清澈的溪流傍村流下,干净的水泥村道延伸到每家每户,房前屋后均被果树花草环绕。
随机进入一户农家,尽管房子不一定是新房,但院落都整洁有序,实现了人畜分离,用上了水冲厕所。
“进门要洗手,踩消毒垫……”在旧寨,种桑养蚕是支柱产业,讲卫生可是进蚕房的须遵守的第一条口诀。参观一圈下来,就会明白,自明珠的“讲究”,在旧寨一点也不稀奇。
(旧寨花草环绕的村间道路 刘怡摄)
基础硬起来 人居环境美起来
“你们村子太干净了。”进入院子,听到对村居环境的赞美,以旧寨小组组长李发斌有些得意,怕别人不知道旧寨两个小组“脱胎换骨”的经历,他刻意提高了嗓音提醒:“以前的旧寨,可不是这样。”
“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满地”“猪哼鸡叫,苍蝇满天飞”,对旧寨曾经的“旧”,在村里活了大半辈子的李发斌记忆犹新。
2017年以来,借助宁洱县推进人居环境提升改造和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旧寨两个小组按照“政府主导引导、节约资源资金、摒弃大拆大建、因地制宜设计、统一美化亮化”的方式,对村居环境进行了集中整治。主干道硬化、脏乱区域清理、乱搭乱建整治、排污管网铺设、旱厕改造……利村利民的人居环境提升改造工作进展迅速。
不过,在推进人畜分离时,却遭到了部分村民反对。按照改造规划,实行人畜分离后,原来设在农户院里的牲畜圈舍,将被集中设置到村边的集中养殖区。
“关远了,不方便喂养。”
“没在院里,被偷了咋办?”
这时,旧寨的党员户主动带起了头,将牲畜圈舍拆除搬离。又带领村民带出参观、宣讲人畜分离带来的种种好处。
新建的家畜集中养殖区,每家一间,每间三格,方便圈养不同牲畜。
为消除群众顾虑,集中养殖区内,还安装了摄像头,为圈舍配备了锁……反对的村民也在这一系列周全的设置中松了口,人畜分离改造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短短几个月,旧寨的人居环境改造提升工作全面完成,成为德安乡率先完成改造提升的村组。为维护好卫生环境,旧寨还制定了卫生保洁制度,将公共场所和村间道路的保洁工作分到了每家每户。
人居环境改造提升工作一结束,效果也立竿见影:开窗见绿,坐听鸟语,起步闻香。
(旧寨人畜分离后设置的集中养殖区 符皓摄)
产业旺起来 村民口袋富起来
人居环境好了,生活质量也不能落下。
早在2001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推动下,旧寨就发展起了种桑养蚕业,过上了“男耕女织,桑麻满圃”的田园生活。
“卖了106公斤,收入3000多元。”打扫完卫生坐定后,自明珠算起了养蚕收入。“一年可以产三次蚕茧,比单纯种粮食划算多了。出茧后,有政府联系的收购商到村委会集中收购,省时又省力。”像自明珠家这样的养蚕户,在旧寨还只算是小规模。“养蚕最多的人家,一年靠种桑养蚕收入有4万多元。”李发斌说。
种桑养蚕投资少、见效快,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充分利用村里的剩余劳动力,促进村民增收。一直靠种地生活的旧寨村民,认准了种桑养蚕的发展前景,一直坚持了下来。
截至目前,旧寨47户人家,有43户都开展了种桑养蚕,两个小组桑树种植面积达350亩,实现产值140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养蚕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弱,抱团取暖是关键。”在恩永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缪树全看来,这些年旧寨的蚕桑产业之所以能在市场起伏中坚持下来,旧寨自发成立的种桑养蚕协会功不可没。
“协会成立后,在上级党组织的支持下,成立了协会党支部,协会通过引导党员技术先学、产业先试、风险先担、市场先拓,逐渐形成了规模。”旧寨种桑养蚕协会党支部成立后,兼任协会会长的李发斌担任了党支部书记,对于协会带动村民发展蚕桑产业的经验,他总结到。
(李发斌家干净整洁的庭院 符皓摄)
有了种桑养蚕协会和协会党支部,作用还真不少。
一方面,在遇到收购价格低于预期的情况,协会会及时出面与收购商协调沟通,提高蚕茧收购价格;另一方面,通过协会党员户的先学先试,带动全组村民自己育蚕种,节省了养蚕成本。
在旧寨的辐射带动下,恩永村的种桑养蚕产业渐成规模,目前已有123户参与桑树种植,有64户参与了养蚕。
靠着种桑养蚕,有了稳定收入,尝到恒产恒业发展甜头的旧寨村民,又谋划起了“锦上添花”的新产业。
协会党支部积极响应全县“一乡一品牌、一村一特色”“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立体种养、错位发展”的产业发展思路,根据旧寨气候环境特点,带领旧寨村民又种上了核桃、甜棕、坚果、晚熟芒果等经济作物。
“守着绿水青山,种什么成什么,养什么活什么。”对旧寨立体种养带来的发展前景,李发斌充满信心。
(旧寨村貌 刘怡摄)
同时,在党员干部带头下,小组群众也自觉摒弃了不少旧观念,文明新风成了旧寨两个小组的新名片。
人居环境全面提升、产业发展如火如荼、文明新风深入民心……旧寨换新颜,乡愁意渐浓,一幅乡村振兴的盛世图景,在旧寨徐徐展开。(李明)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