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体育强省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云南省将聚焦竞技体育争金夺牌、群众体育惠民利民、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体育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提高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高原特色体育强省。
《意见》指出,到2022年,建立与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新格局。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初步建立,群众健身意识和身体素质显著增强;体育运动项目布局科学,竞技水平稳步提高;高原特色体育社会化、产业化、智慧化体系进一步完善,体育文化交流不断深化,筑牢高原特色体育强省建设基础。
到2035年,系统完备、规范有效的现代体育制度体系基本建立,体育领域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全民健身活动更加便利普及,各项评价指标达到国家标准;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保持西部前列,核心优势项目处于全国领先水平;青少年体育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身体素质明显提升,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结构全面优化;体育产业做优做强,成为云南国民经济重要产业;体育文化繁荣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和睦邻友好合作基础更加扎实;体育对外交流更加活跃全面,成为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进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高原特色体育强省,人民健康水平明显提升,云南体育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突出、影响更加广泛,体育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对于如何建设体育强省,《意见》提出以下工作任务。
“放管服” 构建高原特色体育发展机制
健全完善制度。对接国家体育改革顶层设计,落实配套政策,细化制度措施,加快体育领域综合改革步伐;创新工作机制。深化体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强化体育部门的协调管理职能,加强对体育赛事、体育市场经营等活动的事中事后监管,不断优化服务。推进依法治体。健全体育法规体系,落实体育行政执法改革,构建依法治理工作机制。
多重举措 优化全民健身服务
实施“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落实《健康云南行动(2020—2030年)》,制定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标准,围绕“六个身边”便民利民惠民工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场地设施提质增效。将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考核体系和城乡规划工作协调内容,加大投入力度,推动体育基础设施由行政村向自然村延伸;完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全面开展“七彩云南全民健身”特色品牌创建活动,促进群众经常性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发展民族体育;推进体医融合。
优化保障 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
建立完善云南特色竞技体育发展体系,优化竞赛制度体系;提高训练水平,加强人才选拔培养。建立完善体育人才选拔、培养、引进、使用、激励和保障机制,构建体育系统、教育系统、社会组织和企业多元投入,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新型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
体教交融 培养后备人才
完善体教融合体制机制,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强化政府对青少年体育的公共服务职能,鼓励社会力量进入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领域。促进青少年社会体育组织规范发展。广泛开展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活动,推动运动项目普及和运动技术水平提升。深化各级各类体校改革,畅通体育人才成长渠道。
体育消费 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完善高原特色体育产业扶持政策体系,优化体育产业发展营商环境,培育体育龙头企业、特色产品和优势品牌,大力发展健身休闲、竞赛表演、高原基地服务、户外运动等体育新业态;
推动体育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聚集产业核心要素,打造完整产业链条;发展时尚体育消费,培育竞赛观赏消费,持续推动体育用品等重点领域消费;加强体育市场监管。
深化交流 融入国家体育外交
落实“一带一路”建设和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要求,发挥云南地缘区位优势,积极与周边国家开展人文体育交流活动;搭建各类体育交流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民间体育对外交流活动;提升“一带一路·七彩云南”系列品牌赛事规模和品质,增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体育赛事辐射力;深化对港澳台地区体育交流合作。
文体融合 发展云南传统体育文化
推动云南传统体育项目与旅游文化深度融合;培育具有广泛影响力、突出云南体育特色的文艺作品。开展云南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普查,挖掘其文化价值,培育富有区域特色、具备民族风格、体现时代精神的体育项目。倡导文明观赛、文明健身等体育文明礼仪,促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意见》要求,为保障措施的顺利实施,各地、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支持,加强人才保障,强化科技支撑。建体育人才培养引进、选拔任用、调配交流、激励保障等长效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加快建设体育强省,构促进云南体育发展现代化、智慧化、便民化。协调联动,形成推动体育强省建设的工作合力,确保体育强省建设各项目标如期完成。(杨婧瑶)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