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广南县珠琳镇:诵好“三字经” 写好人居环境整治新篇章

时间:2020-08-07来源 : 中国网七彩云南作者 : 佚名

曾记得,以前来过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珠琳镇的人都感叹于珠琳的“脏乱差”“集镇乱麻麻,苍蝇嗡嗡的”……人多地广卫生差,交通发达灰尘大,公路两旁堆垃圾,臭水塘子寨中立,鸡鸭入住“别墅楼”,污水横流自成溪,牛屎马粪埋“地雷”,人畜混居怕贼偷,居家卫生乱糟糟的现象,全面的反映了珠琳人居环境“老大难”问题。而如今,珠琳镇通过不断的刻苦努力,学习创新,探索了“提志气、重治理、建制度”并行的人居环境整治“三字经”,以后发之势,奋力追赶,推动人居环境稳步提升,正泼墨挥毫书写着珠琳的“新篇章”。

有志者 事竟成

珠琳镇党委书记陈国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专题课上说道:“唯其艰难,方显勇毅;唯其磨砺,使得玉成。珠琳的脱贫攻坚及各项工作已到了背水一战的最危急关头,人居环境提升攻坚战,是我们挽回颜面的重要战役之一,大家唯有以舍我其谁,功成在我的壮志胸怀竭力迎战,全面领导、发动群众才会取得胜利”。以“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出成绩的地方”,激励广大干部职工,要鼓足精气神、铆足冲天干劲,以百米冲刺之势,决胜脱贫攻坚战,打好人居环境保卫战。当然,珠琳广大干部职工的“志气”也不止受几句豪言壮志的激励,还通过一件件办得漂亮的“大事记”,通过一件件看得见的惠民实事、听得到的民众回声提振士气。

(珠琳镇党委书记陈国平带头清扫公路碎石子)

保住最大的一块“脸面”,集镇治理步入正轨。集镇人居环境是涉及几万人的大问题,是珠琳人最大的“面子”。通过千人大整治和经常性整治,开辟2个室内菜市场,聘请第三方环保公司管理,实现集镇环境人人爱护,人人遵守的局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珠琳网友‘避风糖奶茶’:“我去年刚到珠琳的时候,看到的是垃圾满天飞,街道是宽,但是到处都是障碍物,我也走过不少地方,在以前,珠琳的卫生确实比较差的,现在和以后珠琳肯定是越来越好,越来越漂亮。”如今,珠琳镇的镇容镇貌、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等方面已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观。

破解集镇垃圾中转站“陈年旧案”。集镇垃圾中转建在珠琳镇初级中学校旁边已有3年,因资金、土地等因素一直没有得以妥善处理。珠琳镇镇长马自雷还清晰记得当时因扑火差点儿牺牲的场景。“2018年春节期间,时任副镇长的我,主动承担春节值班,因中转站垃圾起火且火势较大,全镇都笼罩在烟雾中,我亲自操作消防车喷水管站在3米高的围墙上灭火,被高压水管击倒从围墙上掉落晕厥,被路过的群众彭林江扶起,才得以挽回一条性命”。

(硬化珠琳集镇至丘广公路卫生死角)

今年6月10日,陈国平和马自雷邀请广南县委书记芶开波调研集镇环境整治最薄弱的环节并表明了治理集镇人居环境的决心。第二日,便发挥“真拼实干、马上就办”的广南作风,将场内所有垃圾清理,并完成垃圾新中转转选址工作。彻底解决了镇中师生、周边群众的环境困扰问题,获得一致好评。镇初级中学黄银广说:“人居环境整治前,校园周边环境臭气熏天、垃圾堆积如山,严重影响了师生的学习生活;整治以后,给了全体师生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以前因为这堆垃圾焚烧导致部分学生上呼吸道感染,现在已经不存在这种情况了”。

(广南县委书记芶开波到珠琳镇以兔村委会龙潭村小组调研群众投工投劳建设人居环境情况)

重点打造,全面覆盖。珠琳完成了11个村委会各建成一个示范点及同步推进165个自然村的人居环境提升建设的目标。通过村比村、户比户的“大比武,大比拼”活动,以点带面的方式,在全镇掀起了人居环境建设浪潮,涌现了如《居家环境卫生“三好生”王朝金》《比一比,谁是脱贫男子汉—记光荣脱贫户陆佩文》等模范人物。正如王朝金所说的,活到88岁,从来没有见过所有人都来重视村集体的环境卫生,大家投工投劳清理垃圾、种花种树,还要把鸡鸭关着养,狗拴起来、放牛还要带一个粪铲,每家每户都收得干干净净的。

万株绿植,护绿水青山。为表明全镇大干人居环境的决心和意志,珠琳镇党委政府采购30000棵三角梅、30000株水生植物,平均分发到每一个村小组,组织群众及时栽种,在连日的雨水浇灌下,目前成活率高达90%以上。村民何有林说:“我们村的水塘子,以前是臭水塘,有了这些植物种在里面,加强点管理,水质就会变好了,收到这些花草,我们也看到了党委政府的决心了。”珠琳的村村寨寨正在发生美丽的蝶变。

(珠琳镇召开人环境现场推进会)

6月5日,芶开波到珠琳镇阿卡黑、阿哈、以兔、新寨等村委会调研,对珠琳镇近期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予以高度肯定,并指出,珠琳的人居环境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珠琳再也不是“脏乱差”的代名词。人居环境工作得到上级的赞誉、群众的认可、自我的肯定,广大铁军士气正旺,志向更坚定,重塑造珠琳荣光信心十足。

善治者 治其根

人居环境是珠琳镇的“疾病”,所有的干部群众都是“医者”,治其皮毛,久而必反;治其根本,恒久无恙。唯有从根本抓起,才能实现良好环境的循环发展。

从观念意识治其根。珠琳镇通过两轮人居环境整治现场推进会、万民党员进党校轮训会、全覆盖各村组群众大会、学校主题班会讲深讲透人居环境的重要性;以广播、242个村组微信群、宣传标语、布标、告知书、倡议信等“轰炸式”宣传,形成全民共参与,环境卫生人人有责,美化环境人人受益的观念意识。大大提高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在阿哈村委会烂泥箐村小组生活了半辈子的陆佩文,对村庄的环境变化感触颇深。那里32户人家,却养着115头牛,之前进村的唯一道路永远都是牛屎满地,苍蝇乱飞,愧对于村头那块民族团结村的称号。现今非昔比,路上再也见不到牛粪了。陆佩文说:“收拾干净是自己住的舒服,自己的村子、自己的家,搞好环境是为村民好呢!大家都要多多支持”。

从整治标准治其根。标准是衡量环境整治成效的依据,珠琳镇制定了村内外、户内外、个人的人居环境五类12条标准。同时,按照“清三堆、建三园”“环境卫生评比”和“乡村治理”要求进行建设。围绕“弄干净、摆整齐、搞绿化、建文明”,压实“3+X”责任人、包村人员、志愿者等分组包干,按照标准规范打造宜居乡村。

从整治宗旨治其根。建设美丽宜居的农村环境,归根结底是要解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问题,是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发动群众,使其树立群众主人翁意识,达到不花钱办好事,花小钱办大事的效果。新寨村委会塘子边村小组自全镇人居环境现场推进会召开以后,群众自发参与建设,投工投劳600个、建成有76户362人的美丽村庄,仅仅花费了2万元。塘子边村小组干部余加刚说:“我们的口号就是不等、不靠、不要,美丽乡村自己打造,这句口号基本上所有的村民都记得了,大家也是这么做的。”

(阿卡黑村委会村民自发冒着雨栽种镇政府派发的三角梅)

建制者 行无患

为确保珠琳镇农村人居环境获得常态化治理,关键在于制度顶层设计和执行力,用制度尺子定规矩,用制度笼子防例外,用制度框子促长效,保障人居环境建得好、稳得住、守得久。

完善制度顶层设计,做好长远规划。通过全面走访珠琳镇11个村委会,与驻村干部、村干部、村民座谈,了解干部、群众的看法和想法,结合珠琳镇人居环境整治的现状,出台了《珠琳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珠琳镇公路路域环境整治工作方案》和《珠琳镇集镇综合整治实施方案》三个文件,确定人居环境整治的目标和标准,限定了时间步骤,理清了责任分区,提出了具体方法。

结合村情制定村规民约,形成群众认可的“铁规矩”。通过规范“制定”、严格“执行”、结果“运用”的有效措施指导各村在制定村规民约的过程中,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村规民约的重要内容形成了一纸符合实际、群众认可的村规民约,改变了过去村规民约“千篇一律”的问题。同时,针对村规民约制度易建立,难遵守和难执行的问题,探索成立了由村委会干部、驻村扶贫工作队、村小组干部、部分党员群众代表组成的村组两级村风民风监督队,负责做好村规民约执行,对违反村规民约的行为,大胆按照村规民约奖惩机制进行处理。并制定奖励措施,实行有奖举报,鼓励群众参与到村规民约的监督中。最大限度发挥村规民约引导和约束作用,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长效化提供制度保障。

对于村规民约这件事,担任了多届村党委书记的余国忠感触颇深。他说:“1984年我就到村委会工作,36年来制定了多少个版本的村规民约,我都记不清了,因执行不下来,都被推翻了,这是头一次将人居环境放到村规民约,也是头一次执行最严格的。”

(西基德水头村群众投工投劳“接力”打造入户路)

建立村民诚信管理办法。出台《珠琳镇村民诚信管理办法》,把经多次教育拒不履行脱贫攻坚义务、不执行村规民约等行为的农户纳入违反诚信人员管理。采取暂扣、取消惠民补助资金和暂停审批办理有关业务等方式,对违反诚信的村民进行联合惩戒。同时,借鉴银行征信管理经验,探索实行“村规民约+征信卡”机制,制作发放《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征信卡》,把人居环境整治标准纳入征信卡管理,村组干部、户网格长严格按照人居环境卫生整治标准实地评估,群众到村委会及镇政府办事时须出示盖有“人居环境专用印章”的征信卡方可受理。有效解决人居环境整治中“干部干、群众看”“干部累、群众厌”“整治难、易反弹”等问题。

建立十户联保工作制度。以10户为单位构建“联合体”,把人居环境卫生整治纳入“联保”内容,实行“一损则损”机制,在人居环境卫生评比中一户不达标,户户不达标,并在“黑榜”上给予公示,同时暂停兑换不达标“联合体”所有农户“幸福超市”积分兑换,待整改通过村干部验收后方可恢复。“十户联保”让群众构建了利益共同体,织起一张小型监督网,“联合体”内农户相互监督、相互督促、相互帮带,实现了共进退,达到了整村提升。

(新寨村委会塘子边小组废物利用制作的宣传栏)

新寨村委会塘子边村小组首创“十户联保制度”,建立十户为一网格的体系。网格长王泽彬说:“我们十家人就是一个整体,共同管护好5个花台、监督好各家的居家卫生和共同清扫公共道路区域。”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脱贫成果20条巩固措施的重要要求。珠琳镇始终坚持“继承”与“创新”并蓄,“管理”与“治理”相辅,“输血”与“造血”共融,“搭台”与“唱戏”互促,诵好“三字经”,写好新篇章,助推人居环境再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黄俊飞)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