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委、政府始终把“小康路上,决不让一个民族兄弟掉队,决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作为脱贫攻坚的最根本任务来抓,制定了《江城县全面打赢“直过民族”脱贫攻坚战行动计划(2016—2020年)》等一系列扶贫政策,从农危房改造、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素质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精准施策、精准帮扶,让全县1122户485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838户3669人)瑶族群众定居、定耕、定心,确保了边境线上直过民族高质量脱贫,实现了生产生活方式从“刀耕火种”到“现代文明”的蜕变。
(易地扶贫搬迁后的美丽村庄)
换穷窝定居 开启幸福新生活
江城县瑶族群众主要聚居在康平镇、整董镇、宝藏镇、国庆乡4个乡(镇)的10个行政村34个村民小组,其祖祖辈辈大多生活在边境沿线的深山老林中,社会发育程度低,交通受阻,信息闭塞,发展基础薄弱,人均受教育程度低,群众发展意识不强,贫困程度深。
江城县按照“因地制宜”与“因族施策”相结合的原则,全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和农危房改造,消除全县所有瑶族群众 C、D级危房,彻底解决了瑶族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保障问题。其中,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18个村民小组有616户2604人(建档立卡户568户2450人)受益,摆脱了因为信息闭塞造成贫困的局面,帮助瑶族群众实现了挪穷窝搬新家,过上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实施农危房改造 426户 1786人(建档立卡户 267户 1208人),让瑶族群众住上了安全稳固的住房。4个乡(镇)的瑶族群众聚居区村组道路硬化92公里,实现村组道路全部硬化,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破解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昔日茅草房、杈杈房遍布,家禽到处跑、污水横流的瑶族聚居区,如今变成了有着宽敞舒适的特色民居、房前屋后绿树成荫,道路笔直平坦干净整洁,家家户户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网络的美丽村庄。各家各户还做到了厨卫入户和人畜分离,并开展了以卫生干净、物品整洁、庭院绿化、风俗文明为主要内容的清洁家园建设行动,极大地提升了各聚居区的人居环境。
村民邓庆文是一名党员,也是瑶族文化传承人,他家共有6口人,在建盖新房时,享受了易地扶贫搬迁建房补助政策,家里电视机、沙发、茶几和厨房用具一应俱全。入住新居一年来,他们每天清晨打扫卫生、整理内务,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让家变得舒适、温馨、宜居,这也成为一家人的生活习惯。
“以前我们在大山上住的是茅草房,干好活计回来连洗澡的地方也没有。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我们搬迁到这里,生活条件改善了,交通便利了,能住这么好、这么漂亮的房子,全靠党的好政策啊!”邓庆文如是说。
(瑶族群众采茶忙)
兴产业定耕 脱贫致富奔小康
筑牢脱贫致富的基础和能力,是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转变的关键。为此,江城县围绕“抓产业、稳发展、促增收”目标,制定出台了《江城县瑶族聚居区产业扶持指导意见》,根据贫困农户土地资源、劳力状况、技术水平等实际,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方案”思路,采取“长短结合、错位发展”的产业帮扶措施稳定提高瑶族群众收入。
补齐贫困户中长期产业支撑不足等短板。对中长期产业户均不足 5亩或人均不足 1亩土地的农户,采取“一户一策”措施,分产业类别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补助,对有能力和具备种养殖条件,且当前收入支撑不足的农户给予扶持。2016年以来,共投入扶持资金1260.59万元,在瑶族聚居区周边扶持发展长期产业,种植茶叶 18512亩、坚果6255亩,确保瑶族群众户均产业面积达到 22亩,相比全县农村人均 12亩产业面积超出了10亩。同时,扶持短期产业如养殖黄牛、生猪、鸡等。
新建茶叶初制所解决茶叶销售难题。对有茶地连片种植且可辐射带动 400亩以上、距离茶叶加工厂或茶叶收购点超过 10公里以上的瑶族村民小组,就地就近新建茶叶初制所。目前新建了瑶家山村岔箐、莫作山等茶叶初制所6个,解决附近瑶族农户茶叶销售难的问题。
引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增收。引进江城大过岭茶业有限公司、大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 10家农业企业和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资产收益、订单生产、劳务用工、技术服务、产品收购、委托经营等多种方式,引导周边瑶族贫困户参与经营,流转土地 21225亩,年资产收益 90多万元。同时实施瑶族群众就地就近转移就业1778人,获取“薪金”“收益金”“租金”,稳定增加了瑶族群众的收入。在干田团墩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政府通过流转方式配置 230亩(户均 3亩以上)优质茶地发包给农户管理,为当地瑶族群众实现户均收入 12000元。同时,还依托附近的大过岭茶厂和瑶岭茶园建设扶贫工厂,实现有 2个以上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进工厂务工,解决45户农户持续增收问题,同时用好上海帮扶资金建设标准化特色生猪养殖小区,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产业,户均年增收6000元以上。
加强技能培训,增强脱贫致富本领。出台了《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2018—2020年农村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实施方案》,对瑶族群众加强基本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培训,增强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和能力。2018年以来,举办瑶族整族帮扶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班 21期,867户 1512名瑶族群众参加培训,通过有针对性地举办科技知识、市场知识、劳动技能的培训,确保农户有致富技能,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就业、务工等创收能力
康平镇瑶家山村王纳碑村民小组村民邓梅芳在接受科学系统的茶叶种植培训后,把自家的5亩茶地进行科学化管理,茶叶生产环节得到了提升,茶叶的品质和产量也提高了。2019年,邓梅芳家获得了 5000余元的茶叶收入,相较以往粗放式管理,收入大幅提升。而漫博山的村民们在掌握了新技能后,转变了思路,挑香蕉、做电焊工、建房子等多样的务工选择成为了他们农闲时的一项重要经济来源。
(瑶族群众在村民小组活动室开展活动)
稳发展定心 自信感恩跟党走
在确保稳定安居乐业的基础上,江城县通过党建引领、乡村规划、民俗文化挖掘等措施来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增强了他们的参与感、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归属感,确保瑶族群众经济、文化等得到发展,为开展脱贫攻坚、村民自治工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保障。
强化党建引领唱好“自强”戏。注重在每个瑶族聚居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的脱贫示范带头作用。通过开展“自强诚信感恩”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和群众通过召开座谈会、讨论会、谈心谈话会等活动,瑶族贫困群众深刻理解了惠民政策,“自强不息、诚实守信、脱贫光荣”的思想观念和感恩意识树立起来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党的感恩之心,转化成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自觉意愿和行动。
注重乡村规划唱好“发展”戏。注重在瑶族聚居区打造融“民居特色村寨示范、乡村旅游示范、扶贫产业示范、民俗文化示范”元素为一体的宜居乡村示范点,如在干田团墩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期规划200亩,打造集传统特色民居、农特产业发展、瑶族文化传承基地、游客服务中心为主的乡村民族旅游综合体;二期规划2000亩,打造生态茶园观光、农耕文化一站式体验为主的乡村旅游项目。特色民居、扶贫工厂、增收产业、养殖小区等的落实,将实现“带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发展观念的转变两个带动”,让村庄达到宜居、宜游、宜业的目标。
打造民俗文化唱好“振兴”戏。2019年,新建了瑶族文化传承馆,以雕塑、文字、壁画等,集中展示瑶族繁衍生息、生产生活、历史变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让其古老的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在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打造“文化墙”,以生动活泼、富含当地民族元素且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展示了瑶族人文历史、传统民俗文化、村规民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积极发展传承瑶族家庭作坊染织业、刺绣手工业。组织开展打猎节、祭谷节、祭祖节、盘王节等特色民俗文化活动,弘扬本民族优秀特色传统文化展示民俗风情,丰富瑶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民族大团结。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新进程中盛情绽放,让民族文化自信之花盛放在边境线上。
江城县通过众多举措,让生活在大山深处的直过民族——瑶族走出了大山,定居、定耕、定心在充满了现代气息的美丽村庄里。现在,瑶族群众的生活、医疗、住房、教育、卫生、交通条件和思想观念等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主脱贫致富、感党恩的心热起来、手动起来、劲使出来了,真正实现“搬得出、善宜居、稳得住、能发展、能致富”的目标。据统计,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瑶族村民年均纯收入从2013年末的2912元提高到2019年末的9378.5元,瑶族贫困村民小组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末的43.58%下降到2019年末的1.86%。现在大多数瑶族群众买了摩托车,有的还买了汽车,通了电话,买了手机。2019年,瑶族聚居区811户3580人贫困人口脱贫,为保障全县2019年顺利脱贫出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还大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为国家守土固边、维护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下一步,江城县还将进一步加大对瑶族群众的倾斜帮扶力度,让其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下,继续讲述其变化的故事、发展的故事、跨越的故事,让瑶族群众生活越来越好!(陶汝燕)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