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手机版|桌面下载|邮箱登陆|论坛注册|站点导航定制
 

云南景东:“青山”在“金山”来

发布时间: 2020-07-16 11:33:48   |  来源: 中国网七彩云南   |   作者:李明   |  责任编辑: 黄俊飞

 

偏塞的地理区位、95.5%的山区面积,曾让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的发展举步维艰——

2001年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11年确定为滇西边境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景东脱贫攻坚面临严峻形势的真实写照。

(川河风光)

虽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交通状况等因素制约着景东的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孕育了良好的生态——

景东是云南省唯一拥有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县,是首个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国家生态环境部授予的“中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项目(TEEB)示范县”,森林覆盖率为73.56%,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有“中国天然氧吧”“天然物种基因库”“天然绿色宝库”“人类望向自然的眼睛”之美称……众多国际国内“头衔”足以证明景东生态资源优势。

(无量瀑布)

“生态和绿色在增加了景东名片‘厚度’‘靓度’的同时,也给我们如何正确处理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提出了新的考验。”景东县委书记李春荣说。

景东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行绿色新政,构建保障绿色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推动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脱贫致富与可持续发展相促进,使贫困人口从生态保护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走出一条生态扶贫、绿色富民的发展之路。

(蚕桑)

文光村隶属景东县文井镇,该村将近2000亩土地集中,形成规模连片、设施齐全的蚕桑产业基地,桑叶产量十分可观,一年能养殖“蚕”达5次之多,年收入700余万元。

“养蚕对桑叶要求很高,一片桑园就是一片净土,桑叶必须是绿色生态零污染。”文井镇党委书记李成状介绍,村里全面开展桑园病虫害绿色防控,还探索了一个土办法:在桑园外围留出地块种植水稻,与其他种植烤烟等农药用量更大的地块形成“隔离带”。既发展了产业,又净化了空气和土壤。

(马铃薯)

李成状说,文井镇在发展中念好“山”字经,靠山脱贫、生态致富,把生态资源变为致富“财源”。该镇在山区村发展林果、林药、林菜、林菌、林禽、林畜等产业;打好“坝子”牌,在川河坝河谷地带建设烤烟、蚕桑、马铃薯、蔬菜、水产等优质生产基地,发展现代农业,既留住了青山,又富裕了百姓。

景东县林草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海介绍,景东结合县域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山地立体气候独特条件,大力发展特色化、立体式绿色生态产业,贫困群众增收渠道更多、更稳。大力发展核桃、茶叶、特色果蔬、蚕桑、生物药业等绿色产业137万亩,农户收入27.98亿元,其中建档立卡户4.8亿元;草原面积26.21万亩,产值5.24亿元,其中建档立卡户1.76亿元;森林康养收入5亿元,其中建档立卡户0.5亿元;采集野生菌收入达1.5亿元,其中建档立卡户0.36亿元。

(高速公路)

此外,通过森林生态补偿、生态工程项目实施、公益性岗位开发、生态移民等措施,不断增加贫困群众在保护与发展中的受益度。2019年,全县共开发生态管护各类就业岗位3937个,安排325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为贫困群众带来劳务收入2118.14万元;2014年以来,实施陡坡地生态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等重点生态保护工程11.57万亩,补助资金共14955万元,其中建档立卡户2.75万亩,补助资金3540.45万元;生态公益林补偿费、天然林停伐补助资金和完善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共17703万元,其中建档立卡户2514.8万元;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既更好的保护了生态环境,又让群众享受到更好的公共服务。

目前,全县11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累计脱贫17433户62404人,贫困发生率从22.34%降到1.31%,剩余未脱贫人口已全面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杜鹃湖)

“脱贫出列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李春荣表示。

下一步,景东县将继续践行“两山”理念,深挖生态资源经济潜能,保护与发展并重,不断巩固脱贫成果,确保山区群众经济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让“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得益彰,实现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李明 景东县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