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云南西盟:创建乡风文明“红黑榜” 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时间:2020-07-07来源 : 中国网七彩云南作者 : 李静舟

为推进移风易俗乡风文明,有效提升广大农村群众文明素质。近年来,普洱市西盟县力所拉祜族乡通过开展乡风文明“红黑榜”评议活动,为构建文明乡风民风探索出了特色道路。“红榜”赞扬文明美德,“黑榜”鞭策反面典型,不断强化榜样引导力量,创新道德惩戒模式,以舆论压力促进乡风文明的培养,取得良好成效。

从“丢面子”到“争面子” 充分发挥引领示范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工作不断深入和推进,村民们都住上了安居房,走起了水泥路,过上了好日子。但随之存在的不良风气,公序良俗受到破坏,少数村民存在好吃懒做、自私自利等现象,严重破坏了乡风民俗,阻碍了脱贫奔小康的前行。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经过分析研判,决定用乡风文明“红黑榜”的形式来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并在在南亢村富倮组开展试点。

近年来,富倮组率先开展乡风文明“红黑榜”评议活动,持续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由市委宣传部牵头,修改完善《村规民约》和制定了《富倮村民自治巡查制度》,并制作《南亢村富倮组乡村文明“红黑榜”》,实行一季度一评议,通过脱贫工作委员会入户检查达到红榜的要求,再召开群众会议进行表决最后决定上榜。“红黑榜”内容包括对劳动光荣、勤俭节约、孝老爱亲、环境优美的正面事例进行宣传弘扬,对环境脏乱差、酗酒、赌博、懒汉等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这种一目了然的方式,在广大农村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文明行为得到倡导和弘扬,反面典型得到鞭策和改正,一举扭转了该村的不良风气。

南亢驻村扶贫工作队长罗嫣介绍,“到南亢村驻村扶贫以来,最初经常看到村民家中散乱,还爱聚在一起喝酒,不会维护自家环境卫生,村委会还不时会收到村民因喝酒闹事的上访情况。后面通过乡风文明‘红黑榜’的实施,把好吃懒做、酗酒闹事上黑榜后,一种比、学、赶、超的良好社会氛围逐渐形成,大家处处争当模范先进,争着上红榜”。

如今,走进南亢村富倮组,呈现在眼前的不再是脏乱差,而是干净整洁的道路,花果飘香的绿化和村民们幸福的笑容。村民娜发说,“在看到我家被评为这个季度的黑榜名单后,感到非常害羞,特地去看了上红榜的家庭,原来他们家卫生真的很干净,我也开始打扫自己的家,还照顾老人,后面还因此上了红榜,我感到很自豪”。截至目前,南亢村富倮组的乡风文明“红黑榜”已发布7次,共评选红榜家庭84户,黑榜家庭7户。

从“抓评议”到“重治理” 不断拓展“红黑榜”平台

在南亢村富倮组取得实效后,乡风文明“红黑榜”润物细无声,一种无形的力量向越来越向更多的村组延伸。这股文明之风吹到了最难治理的力所村阿佤来组。阿佤来组由4个村民小组组成,各组村民相互交叉居住,共有205户711人,建档立卡户125户430人。一直以来,阿佤来组的环境卫生整体情况不容乐观,乡村治理迫在眉睫。针对阿佤来农村人居环境卫生不断反弹的现状,乡党委政府联合力所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党支部及脱贫工作委员会开展“五个一行动”推进阿佤来组的人居环境卫生整治。

通过多方面的综合治理,阿佤来组对比前期的环境卫生,取得了良好的整治效果。阿佤来片区大组长岩科说,“乡风文明红黑榜对村民产生的作用十分明显,他们会觉得上红榜的人都是大家公认的榜样,而上黑榜的人通过对比,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逐步改正,这样长期坚持的话,农村的一些陋习也会慢慢减少”。通过“红黑榜”的实施,使村民从自发接受变为主动追求,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村规民约,让移风易俗施行起来更接地气,更得民心。

“作为一名党员,我看到我们自己的家园慢慢变好,更觉得乡风治理很重要,我还要带领大家一起共同打扫共同整治,让阿佤来变得越来越好。”村民娜猛说。

从“上红榜”到“下黑榜” 逐步完善工作机制

为了将“红黑榜”做法落到实处,乡党委政府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将建立健全乡风文明“红黑榜”动态管理和长效机制。

做到全乡覆盖。通过南亢村富倮组和力所村阿佤来组的乡风文明“红黑榜”取得的成效,结合本乡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统一规范红黑榜内容,并在全乡的村组上榜,并总结好的经验方法,提炼新的“红黑榜”内容,从而全面的达到乡风文明建设的效果。

(脱贫工作委员会入户评选)

建立乡风文明“红黑榜”不是摆设,要安排人员对各村组的乡风文明“红黑榜”进行定期审核和动态更新,对有改过自新、表现良好的“黑榜户”给予“下黑榜”。

除了激励措施,乡风文明建设还离不开群众的主动践行。要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的作用,带头开展环境卫生治理活动及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多讲好人好事,让群众在自觉提升思想认识,把志愿服务活动打造成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的有效载体。

力所拉祜族乡建立乡风文明“红黑榜”,以正反并举实行道德教育惩戒的方式,探索了村民移风易俗和树立文明乡风的新路子,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树立文明新风尚提供了强大的道德力量和精神滋养。(李静舟)

(责任编辑:黄俊飞)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