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如器,各取所长”是古之致治之道。在脱贫攻坚中,普洱市思茅区紧扣主题,选干部、配班子、聚人才,源源不断为事业发展输送优秀干部。按照“尽锐出战”的原则,全区各级干部在脱贫一线苦干实干,实现34个贫困村脱贫出列和5154户18958人脱贫,减贫99.48%,贫困发生率降至0.09%。
选准干部,搭建平台磨炼。2017年来,累计选派901名干部担任驻村工作队员,从区直机关选派31名干部到乡镇任职,从业务部门选派16名干部到乡镇挂职,把干部输送到最需要、任务最重的脱贫一线锻炼。结合脱贫攻坚需要,经常性开展干部专题调研,注重乡镇、行业部门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队伍常态化分析研判,打开识人用人的“放大镜”,查实看清干部本质,挖掘出优秀干部。坚持好钢用在刀刃上,因事识人、因岗择人,充分分析酝酿、确保人岗相适,统筹考虑事业发展与干部成长两个关键性因素,对有潜力的优秀干部,及时选派到一线经历摔打,增强干事的本领。
教育发力,干部素质提升。千方百计做实教育培训,结合“百千万”工程,打造三家村坡脚小组“红色驿站”党性锻炼基地,创办“读书茶座·干部课堂”,创建《领导干部应知应会知识》互联网+培训载体,有机融合“基础讲学+红色教育+特色体验+请学送教”等方式,教育培训形式不断丰富。2017年来,依托“思茅党建”微信群、微信公众号,推送107期干部应知应会知识要点,巧妙利用党员干部碎片化时间举办干部课堂119期、精品课堂31期,邀请各类专家学者到区内授课讲学,组织干部到省外学习借鉴先进经验。通过理论学习、现场教学,干部理论素质提高了、眼光开阔了、思路拓宽了、干事劲头更足了。
用当其时,干部活力激发。瞄准脱贫攻坚战场,严格执行《思茅区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细则》《思茅区脱贫攻坚一线干部考核奖励实施办法》等制度,经常性、近距离、有原则地接触一线干部,实地走访,多方听取意见特别是关联度高的知情人意见,问清干部一贯表现、摸准干部能力素质、查实干部工作实绩,多方印证、全面了解干部情况。让有为者有位,优先提拔使用在脱贫攻坚一线工作出色、表现优秀的干部,2017年来,从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各级扶贫干部中提拔重用优秀干部79名,提拔重用优秀干部比例达60.5%以上,极大地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严管厚爱,工作机制护航。制定出台《思茅区关于建立健全干部担当作为容错纠错和澄清保护实施办法》,准确把握政策界限,通过“三三四”工作方法,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健全容错免、澄清保护和激励“三大机制”,坚持容错纠错和保护激励的“四大基本原则”,给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能勇驭风险的干部充分“容错”“纠错”,使他们放下心理“包袱”。强化人文关怀,对长期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艰苦边远地区的干部、同一岗位任职时间超过5年的干部,逐步加大交流轮岗力度,增强内在动力,提高干部精气神。(黄晨)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