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手机版|桌面下载|邮箱登陆|论坛注册|站点导航定制
 

森林之城 康养胜地 云南思茅积极建设国家森林康养基地

发布时间: 2020-06-29 14:58:10   |  来源: 中国网七彩云南   |   作者:佚名   |  责任编辑: 黄俊飞

 

思茅,一座从茂密森林“长”出来的城市,是云南省重点林区,森林资源丰富,全区林业用地 509.7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 87.65%;全区森林覆盖率为 72.64%。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十佳绿色旅游城市”“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新时代品质旅游城市”“中国最美旅游名区”“中国天然氧吧”等荣誉称号。走进思茅就是一次生态之旅、洗肺之旅。

近年来,思茅区森林资源的活力不断提升,从林业休闲旅游到森林运动、森林养生等森林康养发展实践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展开,为打造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夯实了基础。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守住绿水青山不变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思茅区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扛起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新使命,坚定不移护好热带雨林、建好生态茶园、种好珍贵树,驰而不息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严厉打击整治非法侵占林地种茶毁林等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违规行为,坚决守护好美丽思茅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清新空气,实现生态美、环境美、山水美。

大力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由林草部门领导任总林长,各乡镇林业服务中心主任任片区林长,管护员为网格点林长的三级林长制度,聘请 342名管护员对全区509万亩林地进行网格化管理,有效解决森林资源管护“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达到管护全覆盖的目的。

加大执法打击力度。为严历打击毁林种植等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思茅区成立遏制打击破坏森林资源毁林开垦违法行为专项行动领导小组,以分管林草的副区长为组长,政府办副主任、区林草局、区森林公安局主要领导为副组长,两个自然保护区、各乡镇、两家国有林场分管领导为成员。结合2019年森林核查疑似图斑情况及时组织开展了大排查,坚决打击毁林开垦、毁林种植等行为,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截至今年5月29日,思茅区核实违法图斑118个,面积21.9001公顷。

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力度。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十三五”期间共发放野生动物宣传册45000余份,亚洲象安全与范防保护宣传折页12500余份,悬挂、张贴保护鸟类、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横幅及标语1000余条。同时,做好亚洲象预警监测和保护工作。加大涉象村寨防御工程建设投入,目前全区已完成硬化路145.96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 450盏,拉设强光照明灯50套,广播 40套,安装视频监控摄像头6组;建成大象食物投放点10个,完成六顺镇团结村替代种植470亩,规划建设亚洲象栖息地4万亩,已种植象喜植物1120亩,不同程度解决了大象食物源不足的问题。

抓实森林草原“两防”(防火、防虫)工作。加强森林防火队伍建设,提高森林火灾处置能力。组建了一支60人组成的森林防火专业扑火队和8支共65人的扑火应急分队,并在基层七个乡(镇)成立7支专业扑火队,各林场也都成立了自己的应急扑火队。“十三五”期间,全区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切实做好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抓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发展,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思茅区于2018年首次在传统人工喷粉防治的基础上,采用无人机飞防和人工喷粉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区思茅松人工纯林开展防治,无公害防治率达 100%,实现了对松毛虫的危害进行了科学全面有效的防治。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打造森林康养圣地

立足于独特的生态环境优势,思茅区坚持高位谋划,重点推进,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森林质量得到巩固提升,为发展好森林康养产业增添动力。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落实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政策。自启动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天然商品林停伐试点以来,思茅区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实施对全区天然林保护并发放停伐补助,补助标准为14.25元/亩。全区停伐面积172万亩,受益农户27618户,受益群众达10.5万人,补偿资金1720万元。持续落实好营造林工作。大力实施工程造林,增加混交造林,不断维护生物多样性,持续推进7.55万亩乔木林、木本油料林、经济林提质增效、低效林改造、新一轮退耕还林陡坡地治理、森林抚育等营造林工作。加强公益林管护,实施生态效益补偿。思茅区公益林实施面积108.85万亩,下达补偿金总额1160.33万元,受益农户9206户,受益群众达3.42万人。

精准提升森林质量。为创新经营模式,打造精品林区,提升森林质量,思茅区作为全市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试点,于2020年3月率先启动实施,项目实施面积15000亩,其中三木公司清水河6300亩,万掌山林场老徐寨及老陆箐8700亩。充分将天然林停伐后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之间存在的矛盾有机化解,进一步发挥森林资源禀赋,整合森林可持续经营,以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区为契机,最终实现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现代森林康养基地的目标。

打造森林康养产业。天蓝、地绿、气爽、水净是思茅的“标配”。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8℃,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全区森林覆盖率为72.64%,使思茅区成为森林康养的最佳选择地,为思茅区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目前,思茅区已成为全省20个旅游型城市综合体之一,并于2016年被国家旅游局确立为继丽江、腾冲之后云南省第三批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区。思茅区旅游景观资源综合为江河港口(澜沧江、思茅港)风光,峡谷漂流探险,湖光山色,原始森林,溶岩洞天,人文景观五大类。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普洱太阳河国家森林公园和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谷;有国家3A级旅游景区1个,中华普洱茶博览苑;正在申报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茶马古道旅游景区;还有梅子湖公园、洗马河公园、高家寨农家乐、梅子湖至茶树良种场旅游环线、营盘山中国普洱茶万亩观光茶园以及斛哥庄园、普洱淞茂医药谷庄园、祖祥庄园、原生庄园、银生茶庄园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旅游景点景区。

2013年云南斛哥庄园有限公司被国家林业产业联合会评为第二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单位,2019年9月思茅区被国家林业产业联合会评为国家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区,太阳河国家森林公园“相约太阳河”基地、万掌山林场“普洱南亚热带植物园基地”被国家林业产业联合会评为国家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单位,南屏镇高家寨被文化和旅游部授予“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荣誉称号,思茅作为普洱旅游的核心区、旅游集散地城市的作用开始显现,为思茅区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按下“快进键”。

作为国家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区,普洱太阳河国家森林公园有独特丰富的森林生态景观,森林覆盖率97.45%,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星星点点坐落在森林公园内的小熊猫庄园森林度假酒店,全部采用天然木材,独栋式全景房的建筑风格,让人居住其中,能观赏上百种珍稀植物,与动物一起自由呼吸,让灵魂私奔,找回了自我。依托小熊猫庄园建立的森林康养体验中心,以森林康养为主题挖掘森林公园资源,开展“慢”享受的康养活动,可让人体验飞越丛林、自然写生、植物标本制作、动物影院、昆虫标本制作、特色美食体验、动物互动、原始森林穿越、帐篷露营、徒步丛林、正念禅修、森林瑜伽、普洱三宝体验、养生课堂、森林木刻、夜间观测、微景观制作、植物砸染等三十多种体验项目,从饮食、运动、自然等各个方面拉近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身体到心灵上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同时,整合拓展活动项目,通过森林步道、天然氧吧、活态生物多样性博物馆、普洱100越野赛、乐跑太阳河、普洱大三铁、森林体验、科普教育、农耕体验、民族歌舞,特色餐饮、药食同源等主题活动,丰富森林康养基地活动内容,提升康养服务质量。

今年1月,万掌山林场再次与亚太森林组织签定项目协议,围绕“多元、开放、可持续”的经营理念,以普洱南亚热带植物园为依托,建设“亚太森林组织森林可持续经营示范暨培训基地”,项目预投资3179.01万元人民币,建设森林可持续经营示范点、云南之家、亚太森林组织培训基地、青年之家、宿营之家和生态文学创作园。结合普洱民俗特色及建筑风格,建设面积约1200平方米,含住宿、餐饮、会议、办公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楼;结合亚太森林组织及南亚、东南亚各成员经济体的建筑风格和民俗特色,以各成员经济体为单位,建设面积共1600平方米的林间木屋20栋,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组织与经济体共谋发展之意,供培训学员和体验者参观、居住、零距离感受林之静谧与异国风情。

打造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的思茅样本,创新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路径,思茅区任道重远。全区将以获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为契机,打造一批医养结合的康养小镇、康养园区,打造森林康养大数据平台,不断创新森林康养模式,使优美的森林资源成为人人共享的公共产品,让全民共享受绿色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