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是典型的边疆“民族直过区”,全乡少数民族人口占87%,其中拉祜族占80%,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698户16620人,长期以来刀耕火种、广种薄收,处于“靠天吃饭,天不下雨;靠地打粮,粮不出苗”的尴尬境地。2015年,竹塘这个穷窝,迎来了中国工程院和朱有勇院士为代表的“金凤凰”。乡党委牢牢抓住机遇,通过党建领航、科技驱动,着力提高产业扶贫组织化程度,带领全乡群众驶上脱贫致富快车道。
组织引领、发展联谋,奠定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乡党委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围绕产业布局着力织密建强基层组织体系,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夯实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组织基础;优化设置党支部13个,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11人,落实乡党委委员联系党支部制度,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着力提升党支部组织力;通过“党组织+”把想干事、能干事的优秀党员培育为“党员中心户长”,并推行“1+N”帮带机制,把67名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47名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25名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为村组干部,实现党组织引领产业发展。推动党支部与产业链高效衔接,坚持把党支部建在产业基地、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社、企业等产业链上,通过党组织把自治组织和产业链统领起来,实现村社、村企党建联动深度融合,组织联建推动产业连片,引领成立39个专业合作社,建立15个示范基地,实行1名党员致富带头人结对5户以上贫困户发展产业,教技术、教管理,实现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育好科技致富带头人,依托“扶贫科技小院”、林下有机三七、冬季马铃薯等特色产业实训基地,实施“科技培训工程”,先后组织院士专家300余人次到竹塘乡实地授课,培养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实用人才、科技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1500余名;带头人学成后以一带十、以点带面,散下科技扶贫的“种子”,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进来。
科技驱动、盘活资源,形成产业扶贫的强大合力。充分发挥中国工程院科技和智力优势,加强沟通对接,把产业发展和科技运用结合起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有效整合,盘活资源蓄潜力,以科技扶贫示范县建设为契机,结合集体资产清产核资,以村为单位建立资源盘活工作组,分片包组科学统计经济林地和产业发展土地等资源,闲置资源流转整合后,引进企业进行开发利用,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生产道路建设、土地整治等工程,不断完善相关基础设施,使资源效益得到大幅度提升,目前已整合土地6000余亩,为分片区发展、规模化经营蓄上了巨大潜力。科技驱动,院士带头增引力,为解决群众不相信不会干不参与的难题,乡党委积极协调100亩土地给朱有勇院士示范种植,朱院士带领团队下到田间地头耕种新研发的冬季马铃薯品种,丰收后一算账,平均亩产3.3吨,曾经荒芜的冬闲田如今3个月就能产生9000元效益;在朱有勇院士的示范带动下,200多名青年人才党员率先行动,辐射带动农户大力发展产业,截止目前,全乡共种植林下三七5400亩、冬季马铃薯1547亩,昔日的“绿水青山”变成了真正的“金山银山”。搭建平台,线上线下聚合力,为更好地开拓市场,解决农产品有价无市的后顾之忧,竹塘乡党委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通过电商手段打造O2O双线扶贫模式,投入55万元建成乡、村电商服务中心7个,引进“天猫网”“拼多多”拓宽销售渠道,引导党员带头“触网”开拓市场,带动当地群众600余户,预计每年产生效益300万元以上,逐步形成党组织引领、合作社组织生产、农户专心种植、电商负责产品销售的良好互动局面。
建章立制、因地制宜,培育产业兴旺的竹塘模式。按照“强组织、抓产业、富群众”的思路。构建产业标准化体系,坚持组织发动,建立从培训、生产到销售的标准,严格执行《林下中药材——三七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实施“四个统一”(即:统一发放种苗、统一管理、统一指导、统一销售),科学构建林下三七标准体系,让中药材回归山野林下,不占用农田、不与粮食水果蔬菜争地,初步形成具有竹塘特色的产业技术标准;优化利益联结机制,坚持党建统筹、效益共享、利益均沾,聚焦现有特色产业链延伸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产业扶贫组织化程度,优化利益联结机制,群众通过流转地租、基地务工和年底分红,每亩收入1万元以上,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增产增收,真正分享了党建领航、科技驱动、产业兴旺的红利,完成了“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根本性转变,实现了“利益联结一批、脱贫致富一批”的目标;建立村集体经济良性发展模式,坚持支部引领、抱团发展、以强带弱,围绕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特色产业,整合村集体经济强村工程项目资金,通过入股林下三七种植、新建竹塘乡科技扶贫成果展销市场和农产品加工厂等方式,实现村集体经济助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反哺村集体经济的良性循环。目前,全乡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近200万元。(澜沧县委组织部供稿)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