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变输血为造血 云南澜沧带领贫困群众驶上致富快车道

时间:2020-06-28来源 : 中国网七彩云南作者 : 佚名

近年来,云南普洱市澜沧县在脱贫攻坚中始终坚持把“变输血为造血”作为重中之重,立足实际,创新思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为贫困乡村和农户选准富民的产业载体和路子,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确保贫困户如期脱贫、稳定脱贫并长期收益。

据悉,澜沧县围绕产业及利益联结机制全覆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目标,大力实施“4+5”扶贫产业发展战略,即巩固提升茶叶、蔗糖、畜牧、冬季农业“四大传统产业”让农民实现脱贫,培育做优林业经济、热带水果、香料、乡村休闲、转移就业“五大新兴产业”让脱贫成果得到巩固。

目前,勐朗镇勐滨村下芒糯村民小组共有27户农户,其中蔗糖种植户就有20家,一个村民小组种植甘蔗436亩,甘蔗已经成为了当地群众的“摇钱树”。下芒糯村民黄红萍家以前收入只依靠种植玉米、谷子,家庭经济困难,如今种植了18亩甘蔗,年纯收入增加了2万多元,全家日子越过越甜。

刘扎丕是竹塘乡嵩枝坝组拉祜族村民,中国工程院院士团队来了之后,他作为组干部带头试种冬季马铃薯示范地,从2016年的2亩地,到2018年的5亩,再到2019年的13亩,刘扎丕不仅脱贫了,还买了汽车,办起了农家乐。

另一边,竹塘乡大塘子村的李娜努,听了院士讲课后,才知道松林下面竟然是块“宝地”,可以种林下三七。她按照院士教的方法,认真完成了“作业”。第一年她种了2亩多三七,长势喜人,2019年底收获时,三七给她带来6万多元收入。自己富不算富,李娜努帮助乡亲们种起了三七,她说今年还要扩大种植面积。

想让百姓长期受益,彻底脱贫,产业要跟得上,糯福乡将生态建设与精准脱贫有机结合,通过种植柠檬,让糯福村马岭小组整个村民小组致富奔小康,全组61户有60户种植柠檬,共有308亩,户均达5.1亩,2019年投产面积275亩,平均亩产达2吨,收益247.5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魏军平一家是东回镇东岗村典型贫困户,因孩子较小,无法外出务工,靠传统种植养殖无法脱贫。澜沧良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设立扶贫车间后,他出租土地21.96亩,获得了10年地租131760元,妻子魏小英在扶贫车间上班平均月工资2000元,加上积分评定分红等收入,全家在2018年稳定脱贫,过上了好日子。

随着“四大传统产业”与“五大新兴产业”的发展,马铃薯、柠檬、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优势逐渐凸显,澜沧百姓心里踏实多了。据了解,茶产业方面,2019年,全县共有茶园面积38.4万亩。实现茶叶总产量2.87万吨,产值19.73亿元,覆盖建档立卡户2.6万户9.3万人,人均增收7046元。畜牧业方面,2019年,全县大牲畜存栏达17.46万头,生猪存栏40.4万头,家禽存栏313.72万羽;大牲畜出栏3.1万头,生猪出栏43.5万头,家禽出栏247.62万羽。实现产值12.3亿元,覆盖建档立卡户5.6万户20.5万人,人均增收3195元。蔗糖产业方面,2019年澜沧县原料甘蔗种植面积29.49万亩,实现产值4.8亿元,覆盖建档立卡户1.6万户6.59万人,人均增收4376元。冬早蔬菜产业方面,2019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6.69万亩,实现总产值3.2亿元,覆盖建档立卡户1.9万户7.7万人,人均增收1622元。

紧抓中国工程院科技和智力优势,澜沧结合林下资源禀赋,按照“扶贫先扶智,致富靠产业”的思路,明确林下有机三七为统领的科技扶贫等16个重点扶贫项目,同时着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大力开发利用独具特色的“拉祜文化”,并以此为核心拓展延伸至生态文化,推动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实现文化扶贫既“富脑袋”又“富口袋”。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澜沧县,一个又一个产业脱贫的新亮点蓬勃涌现,一批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特色产业,正让贫困群众的致富路越走越宽。(澜沧县委宣传部供稿)

(责任编辑:黄俊飞)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