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据云南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新闻发布会(第六场)消息,截至目前,云南省累计投入41.3亿元,整合各类资金267亿元,创建了36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229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3122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打造了一批有特色、产业强、环境好、民富村美人和谐的民族示范村镇。
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马开能介绍,自2015年起,云南省民宗委连续实施两轮“兴边富民工程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年行动计划”,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兴边富民规划,不断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截至2019年末,省级下达资金194.7亿元,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达9188元,贫困发生率降到1.8%。
在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方面,云南省民宗委依托云南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实施了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和建设工程。据了解,2015年以来,共安排资金5亿元,规划实施了332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30个少数民族特色乡镇建设项目。其中,247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先后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成为民族文化的品牌、特色旅游的名片和展示美丽云南的窗口。
马开能表示,民族特色乡镇建设立足于各村乡情村情,抓实当地特色产业培育,积极发展地理标识特色作物、农副产品等,鼓励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特色旅游业融合发展,使许多特色村镇都有了自己的特色产业。同时,通过改圈、改厨、改厕,集中绿化、美化、亮化村镇环境,使人居环境、产业发展与自然环境相融相促,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斯孟娜)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