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战“疫”】云南澜沧:抗“疫”战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时间:2020-03-13来源 : 中国网七彩云南作者 : 何永富

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有人口50.09万,是云南省县级面积第二大县(第一为香格里拉),与缅甸第二特区(佤邦)、第四特区(勐拉)毗邻,国境线长80.563余公里。可以说,是一个周边环境复杂、人口管控难度大、医疗条件有限的边疆民族地区。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普洱市共发现4例确诊病例,澜沧占3例,其中一例是重症患者。那么,澜沧县是如何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让疫情形势平稳可控,并实现了确诊病例清零、确诊患者零死亡、输入疫情零扩散、医护人员零感染的“四个零”目标呢?

对疫情的快速响应 立即进入状态

当人们还沉浸在春节的欢乐氛围时,澜沧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快速反应、迅速行动,第一时间组织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传达学习关于疫情防控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市的工作要求,对全县疫情进行科学研判,精准把握疫情形势,于1月26迅速组建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任双指挥长,常务副县长任常务副指挥长(执行)、13名县处级领导任副指挥长的县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指挥部下设12个工作组,组建专班集中办公、实体化运作。各乡(镇)也成立指挥部,由党委书记任指挥长,统筹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第一时间安排县财政划拨300万元专项用于疫情防控工作;全县所有干部职工取消春节休假,各乡(镇)包保处级领导到一线蹲点调度、各乡(镇)班子成员迅速到岗到位、2677名医务人员全员备战,提前进入战斗状态;各医疗救治点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同时以视频形式开展医务人员培训2期820余人,提高一线医护人员防治能力。

充分利用中国工程院定点帮扶澜沧的优势,并依托各行业部门资源,第一时间协调对接防护物资供应商13家,及时采购储备口罩、防护服、护目镜、消毒液等防控物资,2月2日采购物资陆续到位,为后续保障救治、一线医务人员和援鄂医疗队伍所需防控物资奠定了基础。

1月26日下发了《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1月27日,全县启动各检疫点监测防控工作;1月28日制定下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措施》,2小时内工作指令迅速下达到村到组到户,村与村、组与组、户与户人员随意流动明显减少。

主要领导亲力亲为 带头深入防控一线

主要领导对疫情防控亲力亲为,建立周调度、日调度会议制度,及时找差距、补短板、堵漏洞、清盲点,科学部署防控举措。主动深入疫情防控一线,详细询问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和重点人群排查情况,对全县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督导检查,慰问奋战在一线的战士和支援湖北医疗队员家属。疫情发生以来,奔波于20个乡(镇)、165个村(社区)、267个卡点以及城区农贸市场、超市、娱乐场所、医院、学校等,带头站在防控斗争第一线,带头发扬无私无畏精神,带头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带头落实防控措施,带头协调解决问题,使全县整个疫情防控工作蹄疾步稳、运转高效。

最严格的管控 拉网式的排查 分类管理规范处置

1月28日首例患者确诊后,澜沧县委政府就迅速反应,第一时间对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排查范围扩大至三个层级接触者,围绕其行动轨迹开展地毯式排查,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对人员分类采取居家管理观察、留验隔离观察、隔离医学观察等规范措施,实现输入疫情零扩散。

同时,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原则,县人民医院与省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治专家对重症患者进行远程会诊,开展病情评估,指导诊疗,最终实现了3名确诊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实行最严格的的管控制度,外防疫情输入,内防疫情扩散。

广泛宣传全民参与 风雨同舟战“疫”情

把宣传舆论引导作为极端重要的一项工作来抓,加强政策措施宣传解读,制作“双语”音频广泛宣传疫情防护知识,宣传抗击疫情先进个人28人、事迹23篇、原创励志歌曲6首,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到疫情防控中来。该县2603个村民小组群众依据村规民约,自发对村寨采取半封闭和封闭、同心互助等方式快速开展自我管控、自我防护,有效阻止了村组间人员的随意流动。发出《关于对疫情排查实行有奖线索提供的通告》,鼓励广大居民和社会各界向县指挥部提供有奖线索。接受爱心企业和热心人士捐赠资金824.85万元。收到各方捐赠口罩8.02万只、防护服672套、护目镜513副等防护物资,各类捐赠物资折合人民币154万元。4家酒店主动接收滞留旅客1600人。264名志愿者共同参与检疫点人员检测、游客服务、物资搬运等疫情防控工作。13家餐饮(糕点)店自发为一线人员免费提供餐点。面对疫情,来自社会各界的支持、援助,在澜沧汇聚成一首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的阻击疫情壮歌。(何永富)

(责任编辑:黄俊飞)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