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战“疫”】胡凯:后疫情时代 云南将迎来数字技术发展的重大机遇

时间:2020-03-11来源 : 中国网七彩云南作者 : 李明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注定成为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这次疫情中,大数据分析预测、学生网课、居家协同办公、电商服务等,以及基于5G移动通信的信息通告、高速社区组织都改变了传统社会治理方式。数字技术已经或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而每遇到一次重大的灾难,数字技术就会出现一次飞跃式发展。后疫情时代的数字经济技术发展,特别是新兴区块链技术,对改进和创新数字社会治理机制和方法将起到重要作用。

(北航云南创新研究院)

云南省如何加快应用新技术重塑为重要课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北航云南创新研究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胡凯接受采访时表示:“后疫情时代,云南省将面临数字技术发展的重大机遇,通过数字经济技术发展,特别是新兴区块链技术,创新数字社会治理机制和方法推动经济发展。”

新兴的区块链技术是公认的未来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关于区块链技术针对疫情防控的应用,应时应景有了很多的文章和说法,包括用区块链提供疫情防控信息和数据服务、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慈善捐款追溯、保险业务和网上办公,区块链疫情预警、区块链舆情监控、为疫情防控企业提供服务、区块链公共安全监测,让疫情监测更迅速等等,涉及到数字治理的信息透明、信任机制、物品溯源、数据合理共享、隐私保护等等。

(胡凯教授)

但胡凯认为仍然缺乏大规模有影响的颠覆式应用,甚至忽视区块链理念、方法和技术带来的本质的改变,认为云南省可以通过区块链三个重要发展之道,占领技术发展制高点,改进和创新数字经济发展模式。

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

正如互联网发展初期需要建网、联网,扩大网络规模和质量才有现在无所不在的网络应用一样,推进区块链的应用需要搭建底层链。现在链太少,能用的链更少,没有一定的规模,很难解决应用效果问题。目前,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与集中式系统相融合、相并存的区块链基础设施。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云南省更应主导和鼓励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数字基础设施,快速布局自主可控的完整的、尽可能长的技术链条,促进数字化和治理体系的改进与创新,在各行业领域和企业间建立区块链的基础设施。我们正致力于全链条自主知识产品的建设,拥有各种链产品形态,可关联企业可信上链、链上共识存储、确权、智能合约、交易、传递、追溯和监管等各种形式链、链上智能合约、部署和监管工具等。政府应当坚持应用导向,积极推进数字政务建设,推动数据资源汇聚共享,基于区块链技术打造公共基础平台,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履职效能,有力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基于区块链构建数字生态

正如实体社会社区、行业的运营组织方式,数字社会也要建立数字社区和行业生态。区块链技术的正是通过连横方式打通产业上下游与相关业务,建立数字生态的最适用的分布式技术。区块链能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更安全地解决社区生态中的信任问题,并且能更好地支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主要的生态业务。我们的应用发展理念是建立以应用群为主体的网上数字生态,以众智、共识方式形成的自组织新商业模式,而将社区治理规则可以写在区块链中,共识产生运行规则,并可通过各种智能合约预设来实现公开和公平交易,从而建立新型的数字商业模式。社区数字资产化、交易、转账、价值传递、隐私和自维护都会达到很高的水平。这种分布式商业模式将更容易扩展、信任、高效和公平。

基于区块链的大数据治理

信息系统的根本是对数据进行管理,各类数据库系统在集中式系统下的重要作用和价值众所周知,而数字经济时代下,数据更进一步成为有价值的信息产品和资产但由于数字技术和资产的特殊性,要实现合法有效的大数据利用较为困难。而区块链技术的出现,将打破数据孤岛,解决合法与监管、智能运营和服务敏捷性等问题。如何树立数据开放和共享理念,从政策法规、技术手段和标准三个方面系统推进生物多样化数据治理是面临的重大基础问题。与目前集中式数据管理系统不同,我们提出一种区块链上的数据管理系统OpenData,基于区块链加密、分布式计算与存储等多项技术研制的在线数据开放、共享、交易平台,能形成统一的区块链上的可信数据管理、开发和交易基础。

综上,掌握正确的区块链发展理念,采用法规、标准、技术和行政综合手段,构建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生态、治理规则和数据管理系统三大基础,是区块链的发展之道,运筹得当可以有力推动云南数字经济发展。(李明)

(责任编辑:黄俊飞)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