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云南沧源县获名“美丽县城” 躬行实干在当下

时间:2020-02-20来源 : 中国网七彩云南作者 : 关汪武 罗文春

日前,据云南省人民政府网消息:经严格评选,省人民政府决定命名沧源佤族自治县为“云南省美丽县城”,予以公布。这是沧源各族群众奋力苦干的硕果。

近年来,沧源自治县委、县政府按照“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能”的总体要求,依托佤山机场建成通航的独特优势,动员全县各族群众,举全县之力,谋划和推动“美丽县城”建设,县城发展全面加快。

发挥优势 不断夯实“美丽县城”创建基础

城市主题定位独一无二。“世界佤乡·秘境沧源”的城市形象品牌定位、打造国际旅游精品城市的发展目标定位和建设世界佤文化中心的文化品牌定位独一无二,为县城发展确定了方向。沧源在现有5.4平方公里县城建成区基础上,长远谋划9.7平方公里“镇城一体化(特色小镇—美丽县城)、岸城一体化(口岸—美丽县城)、港城一体化(机场—美丽县城)发展新格局。城市功能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特色风貌逐步彰显。县城主街区标志性建筑特色风貌佤族文化氛围浓厚,城市街道、社区、农贸市场等公共服务区域环境卫生干净清爽,小而净、小而特、小而美的城市特色逐步展示,赢得了广泛赞誉。同时,依托佤山机场窗口效应,中国佤族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中国佤族新米节、沧源国际佤族音乐节等节庆和《族印司岗里》大型佤族原生态歌舞剧知名度不断提升,城市品牌更加响亮,名片效应不断增强。

精准发力 聚力推动“美丽县城”创建进程

组建机构高位推动。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指挥长的建设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办、项目督查办联动运行、分块保障创建工作。全面动员部署。组织动员全县上下用如期脱贫摘帽的精气神打好攻坚战。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2次专题视察调研,召开市民专题听证会3次。领导挂包坠底落实。制定《县处级领导及部门挂包方案》,31名处级领导全覆盖挂包项目,到一线指挥、一线调度、一线解决困难问题。联席会议现场调度。制定联席会议制度,采取“10天一调度”的方式,定期现场巡查推进,全面保障“美丽县城”建设质量和进度。要素保障支撑有力。优先安排前期工作经费1.5亿元,全力保障项目前期审批报件编制、项目土地征收补偿工作;统筹整合中央、省级预算内资金、债券资金、社会资本累计3.5亿元投入项目建设。 

成效明显 市民点赞“美丽县城”创建成果

在创建中坚持五项建设原则,沧源做到“六个严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的原则,共谋划“美丽县城”建设项目31个,建设周期三年,计划总投资13.56亿,2019年完成建设项目21个,投资7.92亿元。

创建“干净”美丽县城,人居环境明显提升。完成“两违”建筑综合整治面积19万平方米,彻底拆除逾期临时建筑,彻底拆除违法违规户外广告;完成县城市公厕建设项目,彻底消除县城和旅游景区内旱厕;完成农贸市场提质改造,“脏乱差”现象得到全面治理;铺设雨污管网15.6公里、县城供水配水主管网31.63公里;开展污染专项治理,彻底消除黑臭水体,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96%;完成县城市夜景灯光工程,县城主干道、主街区及标志性楼宇亮化照明设施达100%。

创建“宜居”美丽县城,城市品位明显增强。交通出行明显顺畅。打通3条市政“断头路”,改造2条市政主干道,县城道路通畅平整,铺设2.6万平方米人行道透水砖,建成司岗里大道停车管治设施以及80个客运车、出租车招呼站,市民出行实现通畅快捷。服务功能明显增强。葫芦湖公园提质改造基本完成,建成最美的“城市客厅”;县城区有实体书店3个,面积约460平方米,存有图书2.3万册,年阅读量1.21万人次;文体活动广场建成投入使用,全县人均体育面积为2.31平方米;广场、客运站等主要公共场所实现免费WiFi,在全市率先实现建成区数字智能化监控全覆盖,实现”网格化”管理全覆盖,“一部手机办事通”覆盖使用率达87%,城市智慧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绿化美化明显提高。在县城入口、市政主干道、河湖岸线等打造以董棕、菠萝蜜等本土树种为主的绿化美化工程,县绿化覆盖率44.9%、道路绿化普及率98.56%、林荫路推广率71%、河道绿化普及率86.49%。市民文明素质明显提升。开展“美丽县城”建设“最美”系列评选活动,评比选定“最美市民”62个、“最美家居庭院”24个、“最美单位”有12、“最美小区” 2个、“最美街道”1个、“最美校园”8个,加大对城市不文明行为的媒体监督,市民文明素质明显提升。 

创建“特色”美丽县城,城市特色风貌明显改观。完成县城主街道、标志性建筑外立面风貌改造面积约50万平方米,打造了司岗里大道、步行街、门佤路、特色美食街4条精品街区,实施普通街商铺规范门面特色招牌,全面整治背街小巷“脏乱差”情况,县城面貌焕然一新,实施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广允缅寺保护修缮工程,有机传承城市历史文化。

绘制蓝图 持续把“美丽县城”作为最大民生工程

下步创建工作中,沧源自治县委、县政府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省委十届九次、市委四届六次全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坚持把“美丽县城”建设作为最大民生工程,积极倡导“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巩固提升“干净、宜居、特色”建设成果,加快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继续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按照“网格化管人、标准化生产、现代化生活”的思路推进,强化推进“六城”同创,一张蓝图绘到底,努力建成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生态优美、宜居宜业的一流“美丽县城”。推进“网格化管人”,以党组织为核心,在社区、片区、小区、街区等若干网格上建立党支部,全覆盖管理和服务市民。强化“标准化经营”,由各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出台宾馆酒店、餐饮饭店等经营标准,倒逼各行业提升标准、全面规范。打造“现代化生活”,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在技术保障的前提下,启动一批“刷脸就行”、5G网络等工程项目。

同时,坚持把海绵城市的理念和行动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方方面面,强化“六增”工程,深入推进“两违”综合整治,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大力整治空中缆线“蜘蛛网”视觉污染,大力解决彩钢瓦问题。按照精品街区、普通街区、背街小巷三个层次完善县城特色专项规划,围绕“小而美、小而干净、小而宜居”,在各类街区打造特色风貌典范。加快城市风貌提升改造进度,努力把县城打造成为地域特色鲜明、民族文化浓郁、自然生态宜居的国际旅游精品城市。严格落实“街长制”“河长制”“园长制”。持续深入开展“六个最美”评选活动,大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将“人人都是城市建设的参与者、人人都是城市环境的美容师、人人都是城市形象的维护者”的理念扎根广大市民,营造政府主导、社会联动、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当前沧源“美丽县城”建设新蓝图已绘就,躬行实干在当下。我们号召全县各族群众积极参与到“美丽县城”建设中来,共同谱写“美丽中国梦”沧源佤山新篇章。(关汪武 罗文春)

(责任编辑:黄俊飞)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