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吴为山探访唐大禧工作室:写意其实是最高的写实

时间:2019-12-23来源 : 广州日报作者 : 江粤军

吴为山(左)到访唐大禧(右)工作室

吴为山 《孔子》

唐大禧《未来属于我》

唐大禧《红头船》

唐大禧《荔枝女》

吴为山 《紫气东来——老子出关》

一位是出生于1936年、很早就享誉国内外的岭南雕塑名家,一位是1962年出生于江南的国际著名雕塑家,现在也是中国美术馆馆长;一位以写实雕塑闻名大江南北,一位以写意雕塑饮誉海内外……

唐大禧和吴为山,两位名家之间,年龄相差颇多,雕塑语言看起来差别也颇大,但他们之间却可谓“忘年交”。

近日,吴为山到广州出席活动,尽管行色匆匆,他还是专门抽空到唐大禧工作室探访。中国美术馆准备收藏唐大禧的20件作品,唐大禧也正紧锣密鼓地准备着。透过两位名家之间的交流,可以深切感受到雕塑的无穷魅力与艺术家之间的深情厚谊。

中国美术馆将收藏唐大禧20件经典作品

吴为山与唐大禧第一次见面,是五六年前在中央美术学院钱绍武先生家里。当时吴为山就对唐大禧的艺术成就表示高度赞赏,并希望讨要一件作品在工作室里陈列。不久,唐大禧便将《孙中山》的小稿寄给了吴为山。

后来,唐大禧又应吴为山之邀,到青岛参加学术会议。当时,吴为山提议唐大禧到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但唐大禧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不想再为展览过多折腾,这件事情也就搁置下来了。最近一两年,吴为山又告知唐大禧,中国美术馆很希望能收藏他的部分代表作,对此唐大禧很爽快地就答应了。目前,这批作品已经准备得差不多,当中包括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母子牛》《莫愁女》《广州解放像》,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鲁迅》《未来属于我》《荔枝女》,以及进入新千年以后的《时尚格式》 《陈寅恪》等。

因此,吴为山拜访唐大禧工作室时,进门第一句话就是:“我不是来看作品的,我是来看望您的。”谦谦之风展露无遗。

相差二十多岁,在吴为山还是青少年时,唐大禧就已经声名远扬。譬如,唐大禧于20世纪70年代创作的国画作品《人民的苹果》,就印刻在少年吴为山的脑海里。当时,做雕塑的唐大禧,也喜欢画点国画,他在报纸上读到了一则关于人民解放军不收老乡苹果的报道,备受感动,经过反复推敲,唐大禧用了一两个月的时间创作出了《人民的苹果》,一亮相就得到高度评价,并被广泛刊登传播。

而在唐大禧看来,吴为山是中国雕塑界将东方写意性与西方写实风格相结合的开路先锋。“吴为山的雕塑风格飘逸、空灵、超脱,他以中国传统画论作为指导思想来进行创作,让中国雕塑也有中国特色,是探索中国雕塑发展之路的一种大胆尝试,这充分说明吴馆长是一个对艺术很有追求的人。”唐大禧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吴为山做的《天人合一——老子》,雕像身体部分采用中空处理,被铸成一个大鼎的造型,内刻《道德经》,因此,观众可以站到老子的“身体”里,穿越到历史深处,去感受老子的虚怀若谷与满腹经纶,这种体验性很难得也很有意思。

对话吴为山——

民族化与国际化的融合要自然而然

广州日报:您的作品写意性很强,唐大禧先生的作品又比较写实,但你们彼此之间惺惺相惜,在您看来,写意和写实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异同?

吴为山:写实和写意没有根本的区别,写意其实是最高的写实。因为写意必须把握事物最核心的本质,并将艺术家心中的意象表现出来。当然,写意经过了艺术家的过滤提炼,不会跟我们看到的具体事物那么一致。而写实也不是刻板地描摹对象、塑造对象,好的写实作品也是具有写意性的,写实作品如果缺乏了写意性,是没有生命力的。所以写实和写意表面上看似乎大不相同,实际上都是艺术表达的形式,追求的目标是一样的。

广州日报:您对岭南地区的美术有什么样的整体印象?

吴为山:以石湾陶为代表的广东民间工艺,对国内很多艺术家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另外广东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跟西方交流比较早、比较多,常常能领风气之先。中国的第一个留学生容闳,启蒙思想家郑观应,还有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都出自岭南地区。美术上,李铁夫等也都是中国最早到美国学习油画的,还有林风眠、李金发,很早就前往欧洲求学,岭南画派也一直倡导折衷东西融会古今……所以,岭南美术自近代以来,在国内都走得比较前。

广州日报:很多艺术家的创作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如何将本土的东西与国际化视野、语言方式相结合,让世界人民都喜闻乐见。您的作品多次走出国门,也备受欢迎,在您看来,怎样才能做到民族化和国际化的统一?

吴为山:我认为艺术家对这一问题不用过多考虑,否则容易变成僵化的嫁接,走进形式主义的套子里。作为中国的艺术家,你有中国的人文精神,中国的文化底蕴,你在作品中表现中国人的生活场景、习惯和行为方式,自然就不会缺少民族气息。你到世界各地去,以包容的眼光去看待、吸收人家的文化,作品中也就会流露出或多或少的国际气息。这些都要自然而然融会贯通,而不是说你搞一些线条就是东方的,弄一些抽象就是西方的,融汇一定是不自觉的。现在有些雕塑家跟别人介绍自己的作品,喜欢说这个线条是东方的,我这个色彩是西方的,明暗是西方的……明暗难道只属于西方吗?中国古代也讲明暗,只是并非特定光源照射下的明暗关系,所以明暗、色彩不是西方的专属。同样,线条也不都是东方的。

唐大禧:的确,民族化和国际化的融合,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追求,艺术创作不能刻意而为,需要艺术家内外兼修才能够自然获得。

广州日报:您现在既是中国美术馆馆长,雕塑方面却依然新作迭出,您是如何做到兼顾两者的?

吴为山:我现在可以说是日夜同辉,早出夜归,白天做馆长,晚上当艺术家,每天都很晚才回到家里。

《孔子》

吴为山的孔子像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座大山。而事实上,他创作《孔子》的初衷,也正是塑一座“文化泰山”。为此,他特意做了“减法”,舍弃一切不必要的元素,彰显孔子作为“山”的大气。2012年9月,吴为山的作品曾在联合国总部大厦展览。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手扶孔子雕像,面对世界一百多个国家的外交官说:“吴为山的这些作品,表现的不仅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更是全人类的灵魂。”

《未来属于我》

1984年,常州市团委发起募捐,要在城市广场兴建一座城雕,并派人到广州委托唐大禧创作以“向科学进军”为主题的雕塑,诸如“少先队骑火箭”之类即可。唐大禧很珍惜人们的热情,因此创作了讴歌这座新兴工业城市,充满浪漫情怀的作品。刘海粟还专门题写了“未来属于我”的标题,成全了作品独有的深刻性。该作品荣获首届全国城市雕塑优秀奖。

《红头船》

唐大禧是潮汕人,小时候天天在汕头的港口看各种各样的船,虽然那时候已经没有红头船了,但红头船一直是潮汕人的骄傲,因为这是潮汕商业发达的标志,跟海外联系的标志。潮汕很多侨胞都对红头船很有感情。唐大禧没想到成年之后,从事了艺术工作,还有机会为家乡重铸红头船,这让他感到非常幸运,完成了一项崇高的使命。现在这艘红头船就在汕头樟林古港,就地取材,依山傍海,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合二为一,非常醒目,是一个地标性的建筑。很多潮汕人提起自己的家乡,就会提到樟林古港的红头船。

《紫气东来——老子出关》

吴为山的这件雕塑创作于2012年,老子骑着青牛,伴随着吉祥的紫气,悠然而去,飘飘欲仙。这隐喻着思想、智慧的升华,表达了人们对老子的美好祝愿。从雕塑中,可以看到老子有仙气,青牛有灵性,彼此的眼神似乎正做着交流。

《荔枝女》

《荔枝女》创作于1998年,当时唐大禧已经退休了,就想做一些具有比较鲜明岭南特色的作品。因为经常看到红线女唱《卖荔枝》,很好听,大家也都很喜欢,就选定了荔枝女这一题材,但并不一定是卖荔枝,也有可能是送荔枝。创作的时候,唐大禧又觉得,如果塑造成现代女孩的风格,好像也没有太大特色,因此,最后确定为古典邻家女孩手挽一篮荔枝的形象,体态婀娜,面容姣好而又略带羞涩,符合南方女孩的气质。

(责任编辑:沈晔)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