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手机版|桌面下载|邮箱登陆|论坛注册|站点导航定制
 

匠心铸就国优工程 “最美高速公路”助推云南交旅融合发展

发布时间: 2019-12-18 15:29:58   |  来源: 中国网七彩云南   |   作者:李明   |  责任编辑: 黄俊飞

 

“‘最美高速公路’大丽高速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 12月8日上午11时许,首都北京传来好消息,正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的国家优质工程奖总结表彰大会上,云南交投集团承建的大丽高速公路在全国671个入围参评的“国家优质工程奖”项目中脱颖而出,被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表彰为2018-2019年度“国家优质工程金奖”项目。

“‘12’成为了大丽高速公路的幸运数字!,2009年12月在大理举行开工仪式、2013年12月在丽江举行通车仪式、2019年12月在北京捧起奖杯!”得知这一喜讯后,云南本地报纸、网路、微信迅速传播,所有为大丽高速公路付出过、努力过、奋斗过、感动过的人们,无不欢欣雀跃,大家通过“朋友圈”相互转发、转载、点赞获奖简讯,发表感言、回忆过往、激动不已。回首大丽高速公路建设历程,金奖的背后凝聚着云南公路建设者无数的智慧与汗水……

(大丽高速公路犹如玉带镶嵌在洱海边)

铸就经典 理念先行

大丽高速公路,是国家“一带一路”连接南北丝绸之路的重要路段,是出滇入藏、通川的重要通道,是我国第一条通达藏区的高速公路,还是连接大理丽江两个国际知名旅游胜地的高速公路,被誉为“最美高速公路”。项目概算总投资188亿元(竣工决算实际完成投资177.08亿元,节约资金10余亿元),建设总里程259公里,其中主线192公里,连接线67公里,建设工期4年,是云南省已通车投资规模最大、建设里程最长、参建单位最多的高速公路。全线共有特大桥15座,隧道10座,其中桥梁最长达2.651公里,隧道最长达4.398公里,主线桥隧比为31%;共设置互通式立交12处、服务区3处、停车区3处。大丽高速公路于2010年6月正式开工,2013年12月建成通车,2016年6月通过竣工验收,综合质量等级为“优良”。大丽高速公路的建设结束了国内无通达藏区高速公路的历史,对促进云南、西藏及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巩固国防安全、促进边疆团结等具有重要意义。

大丽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是一个理念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过程。项目建设期间,指挥部坚持以“建设文化旅游公路,打造建设管理品牌”为主线,紧紧围绕“质量、安全、进度、环保、投资、廉政、维稳”七大目标,理清思路、找准定位,狠抓建设、严格标准,强化管理、注重细节,在“真”字上下功夫,在“实”字上做文章,形成了大丽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的独特风格。

(大丽公路止点——丽江西收费站)

大丽高速公路连接大理、丽江两个国际知名旅游胜地,并通达“大香格里拉”旅游圈,沿线拥有丰厚的历史积淀、厚重的文化内涵、丰富的民族风情、神奇的自然风光。项目建设之初,指挥部就认真思索着大丽高速公路的建设管理思路和最终目标定位,提出了“1238”的建设管理思路:即贯穿“建设文化旅游公路,打造建设管理品牌”这条主线;坚持“细节定成败、环保树形象、文化显亮点、服务创品牌,质量强基石、安全固保障、廉洁铸品格、稳定护大局”两个理念;实现“品质优良、环境优美、干部优秀”三个目标;落实“质量创优、工期正点、安全生产、文明环保、投资节约、干部优秀、关注民生、维护稳定”八个任务。时任省公路开发投资公司总经理、大丽指挥部指挥长的孙乔宝还明确:把大丽高速公路建成“优质耐久、安全舒适的品质工程,节能环保+文化旅游的绿色公路”,为争创“国优金奖”奠定基础。在这个思路和理念的指引下,努力打造一条省内第一、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文化旅游公路,以大丽高速公路建设的品位来提升大理、丽江及香格里拉旅游圈的知名度,融入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交旅融合发展”大局。

从2009年到2019年;从前期筹备、开工建设、通车运营,到项目收尾、总结经验、获得荣誉。10年间,大丽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始终践行“追求卓越、铸就经典”的国优精神,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地完成省委省政府、省交通运输厅和省交投集团赋予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做到了坚守初心、不辱使命,用心用情铸就了大丽高速公路这条“最美高速公路”。

(极具民族特色的双廊隧道)

科技创新 品质至上

“大丽高速公路在建设期间,推广运用科学技术比较多,首次运用的都有十几个……”参与大丽高速公路建设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大丽高速公路项目勘察设计、建设管理中,各参建单位大胆尝试,积极运用科技创新提升项目建设管理水平,其中12项创新举措是首次运用并取得丰硕成果,例如首次在勘察、设计上引入了“公路旅游文化”的理念,首次在山区高速公路设计采用了任意3公里路线平均纵坡不超3%控制指标,首次研发公路与铁路小垂距交叉软岩隧道设计施工关键技术,首次破解高温地热隧道施工难题,首次采用“地勘监理制”、“设计双院制”、“三维动态地勘测评制”,首次研发深厚湖相软土地基处治技术,成果填补该领域空白,居国际先进水平;首次研发三维成像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成套技术,居国际先进水平;首创高原山区高速公路平安工程建设管理体系,荣获国家“公路水运建设平安工程”称号。通过集成攻关创新,克服高原山区地形地质复杂、气候立体多变、生态环境敏感及建设里程长、规模大、桥隧比高等系列难题,成套技术与装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镜海观景台)

“在大丽开展这些科技的研发、推广运用的同时,也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强管控,有效地保障了大丽高速公路的品质建设。”大丽高速公路指挥部始终把质量管理作为建设优质工程的有力抓手,在施工过程中,协调形成了沿线政府、监督单位、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六位一体”的质量管控格局,组建了高水平建设管理专家团队,制定并实施了50余项工程建设管理规章制度。指挥部在各参建单位中组建“党员突击队”,建立“党员先锋岗”和“党员责任区”,扎实开展“争先锋、当百佳”等创先争优和各类劳动竞赛活动,充分调动全体建设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力推动品质工程建设。施工单位在云南首次全面落实“发展理念人本化、项目管理专业化、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手段信息化、日常管理精细化”的“五化”要求,创建了事前指导、中间检查、成品验收“三环节”及检查上道工序、保证本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三工序”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严格施工工艺,保证施工质量。监理单位全面推行“五控两管”工作模式,提出质量意识全渗透、质量管理全方位、质量控制全过程的管控原则,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质量管控体系。推行全过程旁站监理制、工程首件制等“五控两管”措施,确保了分部分项工程及每道工序工艺的质量处于严格监控之中。

通过严格的管控,项目共594个单位工程,6165个分部工程,52510个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均为优良,竣工验收一次性合格率达100%。

(具有纳西民族特色的黄山隧道洞门)

快中求稳 安全高效

“大丽高速公路项目成为云南省立项审批快的典范”“大丽高速公路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超常规完成了前期工作,这在云南省公路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当时社会各界对大丽高速公路建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只争朝夕,打破常规,排除万难,奋勇拼搏是大丽高速公路抓生产、促进度的主要做法。项目开工前,指挥部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完成了项目建设所需的一系列重大报件的批复工作。项目开工后,指挥部分阶段与施工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对每个标段的形象进度,特别是重点控制性工程的形象进度进行严格考核。考核以创新绩效为推手,对项目44个土建合同段和重点控制性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管理等划分了责任人,由指挥部中层以上干部负责对应合同段和重点控制性工程的监督管理,并设立责任区和公示牌,实行责任挂钩,列入绩效考核实施奖惩,以此促进工程进度的有序推进。

(长育特大桥)

在快速稳步推进建设进度的同时,指挥部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大力开展“平安工地”创建活动,并与大理州安监局共同成立了“大丽高速公路安全生产指导委员会”,从而加强了对大丽高速公路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施工中注重安全生产管理创新,在隧道掌子面至二次衬砌之间设置钢管自救管道,施工中一旦发生事故,洞内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自救管道安全撤出,有效降低和预防安全生产事故,保证了建设者的人身安全,并在隧道内配备求救电话和医药箱,做到防患于未然。在桥梁施工中,有针对性的设置安全防护网、安全爬梯和操作平台等,有效预防了生产事故发生。打破以往枯燥单调的安全宣传教育模式,采用更容易接受、效果更好的安全宣传大喇叭,在工地现场广播安全防护常识和安全生产歌谣,取得显著成效。这些安全生产管理做法,在当时均属首创。

(路绕洱海)

在2011至2012年资金困难时期,为解决好资金瓶颈问题,指挥部一方面积极发动各施工单位筹措资金投入生产建设;另一方面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请示汇报,争取最大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得到了部、省、厅和公司的大力支持,交通运输部先后两次调整了项目的资本金补助,有效缓解了资金紧张的局面。同时,大理、丽江两州市党委、政府按照签署的《征地拆迁及施工环境保障责任书》的约定,全力推进征地拆迁。通过多措并举,大丽高速公路比计划工期提前6个月通车,节约概算投资10.05亿元。

保护生态 融入文化

“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大丽高速公路按照建设“生态环保路”的要求,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改善沿线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防止污染和其它公害。指挥部就是保持着这样的环保水保工作初心,做细做小做精每一项工作。原生植物移植是大丽高速公路落实生态环保要求,,指挥部在开工前就对大丽高速公路正线内的原生植物进行调查统计,制定移植方案,移植的树木用于大丽高速公路沿线绿化,并在局部有古树的地段通过调整线路为古树“让路”,最大限度地保护公路沿线原有的生态环境。沿线开设了7个原生植物育苗基地,共计300余亩,回移包括黄连木、合欢树、柳树等树木8万多株,在绿化树种的选择上以本地植物为主,既保护了原始生态的自然和谐,又发挥了地标作用。同时,指挥部还号召全体员工开展了大丽高速公路“生态恢复和保护”捐资活动,共捐款近40万元,专门用于沿线绿化工作和树木保护。

(生态环保路)

“以路为体、融入自然、人文传承、完善功能……”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把大丽高速公路沿线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等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梳理、总结和归纳,提高人民群众对公路文化的认识和感知,通过以公路为载体传承文明,倡导和传播先进的文化和理念,加强民族间、区域间的文化交流,增进民族团结,促进文化融合,推动人类文明共同进步。指挥部在全国率先把公路文化建设作为课题进行研究攻关,确立了建设“文化旅游公路”的理念,交通运输部还把大丽高速公路确定为“全国公路文化建设示范项目”,开创了我国高速公路文化建设课题研究的先河。课题研究展开后,提出了项目建设的总体理念和分段理念,以“龙跃凤鸣”作为大丽高速公路建设的整体理念,以“风光大理”为大理段建设理念,以“智巧剑川”为剑川段建设理念,以“交融九河”为九河段的建设理念,以“和合丽江”为丽江段建设理念。按照1个总体理念和4个分段理念的指导,指挥部对项目25个重点工程、3个服务区、3个停车区、9个观景点和12个收费站等的风格、景观、功能提出了实施性的规划设计,打造了独具匠心的公路文化景观,得到广大司乘人员的广泛好评。

(挖色特大桥,公路与铁路并行)

全国“公路水运平安工程”“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第十五届詹天佑奖”“2016-2017年度李春奖”“云南省优质工程奖”,国家优秀勘察、设计奖4项,国家专利17项,国家和省级QC成果奖15项。大丽高速公路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各类奖项共计42项,是云南省迄今为止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最多的高速公路。

十年匠心铸造,一路岁月如歌。经过近6年的运营,大丽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桥梁、隧道等主要工程结构完好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其在工程质量、安全防护、生态保护、文化景观等方面已然成为了高速公路建设的典范,得到行业及社会各界点赞,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助力全省脱贫攻坚、促进全省全域旅游发展等方面已经并将持续发挥中国最美丽省份内涵积极作用。(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