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重磅!广州每年斥资5亿元扶持文化产业,全力打造这四大文化“金字招牌”

时间:2019-11-05来源 : 南方+作者 : 冯艳丹 刘丹颖

銮舆堂大门慢慢打开,粤剧艺术博物馆少儿传承基地小演员扮演的“生、旦、净、末、丑”踏着碎步而出。永庆坊的銮舆堂,一场“粤韵脸谱”快闪正在进行。

骑楼街玩粤剧快闪,老城市迸发新活力。以文化为灵魂雕琢城市,绽放一座千年古城的现代新魅力。

日前印发的《广州市推动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全力打响红色文化、岭南文化、海丝文化、创新文化四大文化品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文化强市再出发,广州发出了最强音。凝聚岭南文化精华,引领文化湾区建设,建成国际文化中心是广州的雄心。

英雄广州飘扬红色文化

文化,城市之魂。红色,广州的底色。

作为岭南文化中心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源地、中国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广州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

方案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红色文化传承弘扬、人文湾区共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提质、岭南文化中心建设、文化产业壮大、对外文化交流门户建设、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八大工程。

秋日暖阳照耀着红墙建筑,中共三大会址遗址广场一派热闹红火。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退休党支部正在红色文化讲堂前宣誓。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第一党支部正在和国旗同框。“我们刚刚查完房,分批抽时间来参观。”该党支部书记檀卫平表示,通过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深刻体会医生的初心就是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提高病人就医体验。

作为广州市、广东省重要的红色革命纪念场馆,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每年接待省内外党员群众近50万人次。作为广州红色文化的核心,方案多次提到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

室外,施工热火朝天。室内,整理如火如荼。

陈列馆西侧停车场地块已围蔽,施工队正在紧张地进行考古挖掘。未来这里将扩建新陈列馆,地上地下共4层,建成后纪念馆总建筑面积为3797平方米,实现建筑面积翻倍。

依托中共三大会址建立的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原由广州农讲所纪念馆管理,2019年7月独立建馆。“我们现在正同步开展基本陈列的改陈工作。”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副馆长黎淑莹透露,新陈列馆拟新增场景、雕塑、绘画、声光电技术等多种展陈手段,准确全面、具体生动地向观众展现中共三大这段波澜壮阔的辉煌历史。

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广州是中国近现代革命的重要策源地,在这里发生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留下了重要的革命史迹。方案提出,支持建设广州市 (越秀)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

越秀区作为广州的中心城区,拥有最丰富、品级最高、最集中的红色文化资源。33.8平方公里土地上集聚31处红色史迹,拥有全市一半以上的红色革命遗址。

以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为核心,越秀区梳理了“中共党史上十个第一”红色史迹,推出了“英雄花·英雄城”红色之旅经典线路“1+9”,发起全国“红色文化推广越秀倡议”、开展红色文化立体研学、吹响高校红色文化推广“百团”集结号。

串珠成链,串点成线。整体规划保护中共三大会址、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农讲所、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杨匏安旧居等红色革命遗址,连片打造革命史迹主题区域,擦亮英雄城市品牌。

力争到2021年建党100周年之际,基本建成国家级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红色文化与城市发展相得益彰。

人文湾区彰显独特魅力

9月7日,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广州双展区同时开幕。这是被誉为“中国美术的最高殿堂”的全国美展首次落地广州,为广州文艺事业发展翻开新的一页,展现新时期广州在大湾区乃至全国的美术实力与城市文化竞争力。

今年2月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共建人文湾区,支持弘扬以粤剧等为代表的岭南文化,彰显独特文化魅力。

打造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是广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瑜梅将目标具体细分为五个城市范例,即老城市焕发新活力的城市范例、对外文化交流门户的城市范例、文艺繁荣兴盛的城市范例、文旅融合发展的城市范例和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城市范例。

“穗港澳青少年文化交流季”活动成功举办,“公共图书馆广佛通”服务项目成功推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旅游沟通联系日益紧密。

穿越上下两千年,追忆古今羊城事。“老”意味着文化积累之深之厚。新时代,广州如何引领文化湾区建设?这是一个现实的命题和未来的目标。

以实施引领人文湾区建设工程为抓手,广州将打造对外文化交流的城市范例。推动建立穗港澳文化交流合作常态化机制,研究制定文化交流合作便利化政策,简化港澳企业及个人来穗文化活动审批程序,促进文化交融,共建人文湾区。联合香港、澳门开展跨界重大文化遗产保护,建设粤港澳文化遗产游径。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和申遗联盟的牵头城市,广州发挥“盟主”主动性,联合南京、宁波、上海、香港、澳门等26个城市积极搭建海丝文化交流合作平台。

经国家文物局同意,广州已邀请香港加入海丝申遗城市联盟。广州将与香港、澳门一道联合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共同开展申遗。未来,依托海上丝绸之路(广州)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研究中心,广州策划海丝文物全国巡回精品展,深化与国外海丝沿线城市、地区的文化交流研究。

岭南文化中心再显创新示范

10月24日,“老城市、新活力”文艺展演系列活动在广州市荔湾区永庆坊上演。粤剧艺术博物馆牌坊广场上,粤剧粤曲文化(荔湾)生态保护实验区、广州文艺市民荔湾空间先后揭牌。

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荔湾是广州历史文化街区最多、历史建筑最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区。全力提升文化引领功能,广州要打响红色文化、岭南文化、海丝文化、创新文化等品牌,支持广州岭南文化中心和对外文化交流门户建设。

方案提出,支持设立以广州、佛山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支持建设广州市 (荔湾)岭南文化中心区,扩大岭南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辐射力。

以永庆坊、沙面、西堤等历史文化街区的整治提升和粤剧粤曲、“三雕一彩一绣”等岭南传统文化符号的传承弘扬,荔湾区将打造总面积16公顷的国家级文化保护区,不断展示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粤韵悠扬,声声入耳,唱念做打,荡气回肠……10月17日, “把粤剧传承好发扬好”——粤港澳大湾区粤剧名家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暨2019黄埔?秦中英粤剧作品惠民演出开幕式在南海神庙举行,倪惠英、欧凯明等粤港澳大湾区粤剧名家联袂演出。

作为继昆曲之后第二个被列为世界级非遗项目的中国戏种,粤剧是岭南文化瑰宝。今年恰逢粤剧申遗十周年,加快广州粤剧院建设,建设省级粤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推动粤剧振兴也被写进方案。

《粤剧粤曲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规划纲要》显示,以粤剧艺术博物馆为中心,涵盖八和会馆、銮舆堂等粤剧活动重要场所,打造总面积16公顷的国家级文化保护区,从整体性保护中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

创新文化激发产业新活力

投资500亿元的特大型文化旅游商业综合体项目——花都融创文旅城正式开业迎客。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进入开港倒计时,长隆三期土地拍卖成功……广州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迸发勃勃生机。

2017年起升格举办的文交会被视为文化界的“广交会”,下月将迎来第三届。数据显示,去年文交会共吸引逾百万人次参与各项活动,重大项目达成意向签约126亿元。下一步,广州将扩大文交会影响力,打造成国家级文化产业交易平台。

文化家底越来越丰厚。2018年,广州文化产业园区达220多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16个。广州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动漫游戏基地、音乐产业基地、国家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基地、文化金融创新发展基地、文化装备生产基地。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260亿元,占GDP比重约5.48%,居全国前列。

方案提出,培育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创新文化市场主体培育壮大机制,实施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工程。

为激发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深化市属国有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上日程。推动国有文化企业兼并重组,广州正在探索建立广州文化发展集团。

为吸引更多文化企业,广州将落实有利于文化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引进世界500强文化类企业地区总部和全国30强文化企业总部及其研发基地、交易中心落户广州,培育“专、精、特、新”文化创意“小巨人”企业群。

下一步,广州将推动电子竞技产业发展,培育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广州原创游戏品牌、团队和企业,打造动漫游戏产业之都。办好中国国际漫画节,将中国动漫金龙奖(CACC)办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动漫领域顶级专业奖项。

搭建“文化+”发展战略平台。建设广州高新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加快5G技术与高清/超高清视频技术的结合应用。支持广州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支持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二期)在广州设立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基金。

文化体制创新,必将激发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活力。南方日报记者独家获悉,广州市级财政计划安排“广州市文化产业发展奖励扶持资金”,每年投入约5亿元专项用于促进广州市文化产业发展。这一扶持力度是在现有扶持力度上的飞跃式递增,与深圳同等力度。

可以预见,到2022年,广州文化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城市文化综合实力与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大都市功能互促共进。

面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巨大历史机遇,乘着文化出新出彩的东风,新时代广州文化强市的建设必将书写绚丽动人的新华章。

(责任编辑:沈晔)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