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香格里拉安南村:产业发展筑牢群众增收梦

时间:2019-10-17来源 : 中国网七彩云南作者 : 和泰君

深秋时节,走进香格里拉市三坝乡安南村,丰收的喜悦绽放在每位老百姓的脸上。在迪庆州香格里拉龙峰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雪山牦牛养殖基地,过磅称重、进场卸货、签字确认、领取钱款……一张张载满青储饲料的农用车鱼贯而入,又呼啸离去。堆得小山似的玉米秸秆,在机器的轰鸣声中,被完全粉碎再轻轻落入储蓄池。

发展产业实现脱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

安南村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境内无工业污染、光照足、高海拔、气候冷凉,非常适宜发展高原特色、绿色、生态产业。2014年6月,龙晓峰瞅准时机,注册成立了迪庆州香格里拉龙峰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后又通过深入调查和市场前景分析,决定利用家长优势资源打造生态牦牛养殖产业。2018年5月,龙晓峰的高原雪山牦牛养殖基地开工建设,并于同年11月份正式建成投产。

在公司发展过程中,采取了土地流转、牛场务工、收购订单青储饲料、回收成品牛、托管代养五种合作模式,从而达到了促农增收的目的。在探索发展过程中,公司紧紧抓住独具优势特色的香格里拉高原牦牛这个品牌,从东北地区学习引进青贮饲料养殖、土地流转2500亩种植青刺果(套种青贮饲料)、有利推动长短收入相集合,公司从青海学习引进牦牛保种繁殖、肉牛冻精改良等先进技术,大大缩短了养殖周期。通过多种合作模式,不让农户担风险,形成了共赢的局面。在牛肉安全方面实行全程追溯系统,严格把关各个环节,从而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

牦牛养殖筑牢群众增收梦

15日上午,罗向东和陆秀莲夫妇正忙着收割玉米。今年他们家一共种植了6亩玉米,3亩玉米用来喂养家里的牛羊外,其余3亩将作为青储饲料出售给公司。“以前,地里的庄稼都是用来喂牲口,住的是木楞房。2016年我家被评为精准户,通过易地搬迁现在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砖房。今年,公司免费发给种子,还签订了饲料收购协议,相比之前收入大大增加了。”罗向东高兴地说。当天下午4:30,罗向东夫妇满载的农用车到达养殖基地,通过过磅,他们共收割玉米1.2吨,收入480元。

“现在我们再不用到中甸(香格里拉)打工了,发财了!”在拿到出售青储饲料钱款后,今年已60岁的安南村中心组藏族村民松树明兴奋地在人群里吆喝起来。他说:“以前,天天在外打工,收入也低。自精准扶贫开始后,就开始在家养牛,现在家里还养着100多只山羊呢。今年我家种了5亩多青储饲料,收入预计能在2万元左右。”

木正林是小羊场村的老党员,以前还是村里的村干部。今年他家种了4亩青储饲料,收入接近1万元。他说:“养牛场给村里带来了希望。以前,大家都会把秸秆在地里烧掉,虽然家家户户都种点药材,但收入很微薄。现在公司发的种子很好,庄稼很粗壮也很压秤,相比以前每亩地收入增加了四五倍。明年我们还打算再增加种植面积呢。”

在养殖基地,安南村委副主任罗晓杰跑前跑后忙个不停,对群众参与牦牛养殖产业的发展过程很了解。他介绍,在建厂初期,很多群众都抱有观望和怀疑的态度,不敢贸然与公司合作。去年收入明显增加后,今年大家都主动要求种植青储饲料,积极性异常高涨。现在,公司养牛产业已覆盖全乡,养牛产业也成为了老百姓增收主要的经济来源。

优化产业布局 带动群众致富

今年,公司采用订单农业方式,免费向农户发放了2500亩青贮饲料种子,按照每吨保底收购价400元(鲜青贮料),每亩产量8吨计算,预计每亩可收入3200元。

脱贫攻坚战役打响后,按照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巩固提升战略“六抓、六促”总体产业布局,安南村结合实际,认真调整产业结构,统一规划,实施产业发展工程。到2017年年底,有中长期产业4项,有核桃300万余亩、花椒100亩、油牡丹30亩、重楼10亩,短期产业主要以早熟洋芋、燕麦、黎麦等为主。2018年,结合实际制定扶贫产业发展实施方案,遵循因地制宜、长短结合、规模化连片推进的原则,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园”“十家”“百户”“千人”“十个万”产业布局,积极对接了藏龙生物开发有限公司、11个合作社参与到产业扶贫工作中,全村产业组织化程度达到百分之百,覆盖所有精准扶贫户、脱贫户及一般农户。

“下一步,我们公司计划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完善和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为周边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2020年开始,计划每年增加收购青贮饲料5万吨,种植面积达1万多亩,增加农民收入达2000万元左右,通过不懈努力力争实现受益覆盖全市。”谈及未来发展,龙晓峰信心满满。

据了解,安南村位于三坝乡政府北部,辖7个村民小组,655户,1864人,居住有彝族、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全村主要地形为山地,平均海拔3000米,属高寒边远贫困村。安南村是三坝乡6个贫困村之一,过去由于软硬件设施投入不足等,基础设施落后,农业靠天吃饭,集体经济空白,生产生活条件差,经济发展缓慢。2015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12户1213人,2016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13户1286人,2017年全村(脱贫2户5人)剩建档立卡贫困户310户1306人。2018年全村达到脱贫标准的建档立卡贫困户301户1282人,均已按脱贫程序提交脱贫退出申请。截止目前,未脱贫9户24人,贫困发生率为1.29%。(和泰君  )

(责任编辑:黄俊飞)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