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这些传统IP,活了!

时间:2019-09-06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南风窗 莫奈

城市和艺术创作之间有说不完的故事。那些蕴藏在生活里的细枝末节,都会一一反映到活跃的舞台和灵动的演员肢体上,于是当我们打算欣赏一座城市的时候,只需要到那里的剧场,影院,便能窥探出这个地方的秘密。

近两年来,广州的文艺精品不断涌现,在近日公布的广东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获奖名单中,广州共九部作品入选,包括大型民族舞剧《醒·狮》、电影《南哥》和《榫卯》、图书《山海经·候人兮猗》、纪录片《广州故事》等等。

这背后反映的是广州的文艺创作迎来井喷状态,文艺工作者正在经历最好的时代。兼具烟火气和生命力的作品,共同构建了广州热闹多元的文化市场。

勇立潮头

“广州,这座面海而立于中国大陆南端,被海风吹拂,过尽千帆的商都。”

在纪录片《广州故事》的第一集,开场白这样介绍道。从2200年前到现在,广州紧紧跟随着时代的鼓点,从未停止过引领的步伐,文艺作品亦如是。

以在今年年初获得中国舞蹈最高奖的《醒·狮》为例,这部舞剧创造性地结合了舞蹈、南拳、蔡李佛拳等现代和传统的元素,重现了广州三元里抗英斗争的历史场景。那段历史的记忆,在今天的三元里街道仍然可见,而舞台上那两名实现了觉醒与蜕变的少年,则为后人铭记这段历史提供了生动的注脚。

《醒·狮》剧照

以个人的故事清晰地展现宏大时代,向来是广州文艺工作者人文情怀的体现,而且他们把眼光和歌剧放得更远。

《醒·狮》的故事,正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到的“中国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的生动阐释。而真正的好故事,是叫好又叫座的,该剧自首演至今共演出37场,观演人数超过5万人,未来演出排期已过百场,这说明它既具有高度和深度,又能得到市场欢迎。

另一部引领创作风潮的是首部印记着“广州制造”标签的原创歌剧《马可·波罗》,这部改编自名字相近的游记的故事,再现了宋末元初朝代更迭的风云际会,展现了绵长悠远的时代图景。而要将这样丰饶的文本改编成吸引人的故事情节,则很考验团队的创造力和耐心,广州大剧院为此花费了三年时间。

最终舞台上展现的《马可·波罗》,成功地将一位古代冒险家的传奇,与“一带一路”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契合起来,并且走出了国门。

《马可·波罗》剧照

2019年3月22号,在我国国家主席访问意大利期间举行的中意第二次文化机制会议上,原创中文歌剧《马可·波罗》作为交流项目之一被列入签约仪式。

以《马可·波罗》为代表的众多广州本土作品,正在借由时代发展的机遇闯出一片天地,展现了新时代东方文化所赋予的崭新活力,这是广州创作者的天赋。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文艺精品的诞生和传播,有赖于广州在顶层设计上所划定的方向和路径。

广州出台实施了《广州市文艺精品创作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建立文艺作品创作题材库,出台舞蹈、电影、戏剧等五大领域文艺精品创作扶持政策,定期召开精品创作选题大会、项目推进会,对精品创作进行动态部署,形成“规划一批、储备一批、实施一批、推出一批”的文艺创作生产推广机制。

有了完备的机制支持,好作品的诞生也就水到渠成。

打磨,提升

在机制完善的基础上,还离不开对作品对精心打磨,精雕细琢,方能使其成为经典。广州的文艺创作者们没有离开土地,他们深挖岭南大地深厚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不断生产出优秀的原创作品。

一年前的5月12日,根据广州下乡扶贫干部郭建南事迹改编的电影《南哥》,在第7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大放异彩。这部以《平民英雄》为海外片名的电影不仅在电影节上举行了全球首映式,获得全球展映,还吸引了来自30多个国家的120多名发行商参加发行签约仪式,实现全球发行。

这个时代,从来不缺少对敬业精神的传承与践行,也从来不缺少对英雄人物的颂扬。但一部以中国乡村扶贫干部为主人公的电影,讲述一个中国平民英雄的暖人扶贫故事,却能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并在国外刮起“平民英雄”旋风,这还是比较少见。

电影取材自真实故事,拍摄组深入到人物原型郭建南生平工作和生活的地方进行采访,同时与接触过郭建南的周围村民进行了深入的接触,力求逼真地还原人物,主演孙洪涛由此“对郭建南这个人物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佩之情”。

也是通过对真实的追求、对人物的深度理解,才得以向世界传播一个真实的中国形象,真实生动地表达中国人的精神,让世界了解更多来自中国的平民英雄。

这是在创作上下“笨功夫”,重现文艺创作中的“匠人精神”。广州文艺精品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此,还在于充满想象力的独特意象和细腻情感。谈就此便马上联想到由广州本土出品、本土制作的粤产电影《榫卯》,该片几乎所有主创都来自华南师范大学。

《榫卯》于2017年入围第一届塞班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剧本、最佳男主角和最佳音乐四项提名,主演马跃更斩获最佳男主角奖项。

电影以小角度切入,讲述了一对父子在异地重建家祠的故事,呈现古建筑修复过程中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家族使命与商业利益的取舍。榫卯,是中国传统木工接合两个或多个构件的方式,在没有机械、螺丝的年代,这是古人生活的智慧结晶,而电影则以这样细腻,互相不能分割的意象,暗示人物关系及其发展过程,富含心意和创意。

该片制片人李竞表示,《榫卯》虽是小成本制作,但在成本范围内做到非常精良,在2015年底就运用了4K全实景拍摄,大量外景拍摄也做到全同期声。因为用心打磨,所以即使小成本,达到的效果却远超想象。

人才为本

一个又一个“广州制造”现象的出现,是对人才的培养和重视。唯有人,才能带来生机与活力。

在成绩获得的背后,是广州在鼓励和引导一众文艺工作者带着项目,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从而提高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人民情感。

而且,文艺精品的诞生离不开整个生产流程的紧密配合和支撑,广州一直提供这样的环境,不断组织专家学者对文艺项目在选题论证、修改加工、宣传推介等环节提供指导,邀请全国知名专家找不足、提建议,帮助创作者修改提高;并且支持优秀作品巡回演出,提高展演展示频次,在实践中不断打磨提升,扩大作品影响力和知名度。

这让“广州制造”的标签,成为文艺作品质量和口碑的保证,也因此很多像《醒·狮》、《南哥》、《广州故事》这样的作品能获得关注和支持。创作者们用现代的语言诠释传统的IP,收获了意外的惊喜。

广州歌舞剧院董事长史前进曾经介绍说,《醒·狮》的出炉是一个高标准、高质量的产出过程。广州要持续推出精品剧目,最重要的是院团自身要强根固本,盘活内部机制。

而达到这个目的的第一步,首先应该丰富“水源”,从而让文艺工作者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创作出更多精品力作给观众。 

在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上,广州所付出的努力并不少。比如发挥领军人物的作用,大力实施文化领军人才培养工程;还有通过校企合作、市区共建等模式,建立艺术名家工作室,鼓励名师收徒授艺;以及面向国际国内两个人才市场,主动对接港澳文艺人才,实施文艺名师引进扶持计划。

向海临风,广州人习惯了潮起潮落的涛声,而当时代的涛声响起,基因赋予的热情与激情,便成为创作的无穷灵感,它们共同诉说着发生在广州这片土地上的精彩故事。(广州市

(责任编辑:沈晔)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