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杨丽萍民族基金会,上海国际艺术节,保利院线,中国舞协,杨劲及众多国际艺术节联合出品的“春之祭”在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演出后,登上“苏格兰时报”头版,荣获5星评级。“The List节目单”评论说:“杨丽萍的春之祭与1913年的演出一样具有吸引力。演出里的颜色、音乐、意念及热情缺一不少,但是全面饱满地呈现出来了。整个作品非常庄严。”苏格兰先锋报也称:“这幅作品自始至终都是惊人的壮观。”
(演员团与伊恩·麥凱倫(Ian McKellen)合影)
站在斯特拉文斯基百年前构建的幻象中,杨丽萍凝视、沉思、再创作。
两年之中,奥斯卡奖得主叶锦添、著名作曲家何训田、国内著名的编剧梁戈逻……还有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顶尖舞者,一起穿越幻像,历经轮回,从“无”中创造“有”,以东方释西方,以不同,求大同。
(赵乾盛 /摄)
就是这样一部“深受歪果仁喜爱”的重磅舞剧,将于2019年8月30日-31日在云南红河大剧院进行两场演出。
舞剧《春之祭》融入了藏族文化多种意象:狮子、祭司、镶嵌在度母光环上的宝石、朱红、漆黑、钴蓝、土黄等东方古典色彩构成的浓烈色块,铺满地面的六字真言……
混沌中光明惊破黑暗,舞者如同先民一样自由起舞,舞者的身体依次发光发亮……整个舞台贯穿东方美学,将观众带入另一段时空之中。
(赵乾盛 /摄)
“俄国的春天凶悍暴烈,一小时里,春天就到了,来势汹汹,大地仿佛因此而震裂。”1910年,俄罗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在即将完成《火鸟》时,于睡梦中看到一场庄严的异教祭典:睿智的长老们席地而坐,眼见一名少女跳舞直至死亡,他们要把她当成祭品,来安抚春之神。这是斯特拉文斯基幻想中的俄罗斯远古时代部落的祭祖仪式图像。他将这种想象谱写成交响乐《春之祭》,并借由佳吉列夫的俄国芭蕾舞团,以及“舞蹈之神”尼金斯基之手编排成芭蕾舞剧。
一百年来,没有几部作品能像《春之祭》这样获得如此高的排演率和如此多的版本。1930年《春之祭》复排时,曾选用美国现代舞领军人物玛莎·葛兰姆扮演“祭祀少女”,其后,玛丽·魏格曼、莫里斯·贝嘉、保罗·泰勒、皮娜·鲍什、林怀民、沈伟等舞蹈大家纷纷将《春之祭》搬演上台。科林·戴维斯、海廷克、布列兹、小泽征尔等多位大师演绎过它的交响曲。
与其他版本相比,杨丽萍版《春之祭》仍以“祭祀”为其内核,但力求用东方智慧讲述一个“生命轮回,宇宙循环”的过程。编导在借鉴藏族传统舞蹈和现代舞蹈的基础上,深入探寻“东方祭祀”所独特的肢体语汇,通过杨丽萍特有的“手之语”和“身之舞”建构出一个“为万物谋安乐,为已身渡往生”的东方幻象世界。
(赵乾盛 /摄)
8月30日-31日,舞剧《春之祭》将再次亮相家乡云南,本次演出地点云南红河大剧院,位处滇南中心、过桥米线之乡蒙自,是红河州兴建的重要文化设施,也是一处别具特色的景观胜地,拥有一流的演出设备和优秀的工作团队,这样的优级配置为《春之祭》完美演绎奠定了基础。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继杨丽萍上一部作品《平潭映象》在蒙自首演后,第二次有舞神的作品在红河大剧院上演。
蒙自站之后,《春之祭》又将前往莫斯科,用东方语言,东方美学,演绎百年前的西方经典......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