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云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德宏州专场举行。70年来,德宏州群众的生活水平从“缺衣少食”到“总体小康”,再到即将实现“全面小康”发生了历史性跨越。昔日的边陲之地,变成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边疆。站在国境线环视周边,德宏各族群众可以自豪地说,中国风光这边独好。
据介绍,过去的70年,是德宏发展翻天覆地的70年,全州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2653万元增至2018年的381.06亿元,财政收入由1952年的13万元增至2018年的3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87元增至2018年的10325元,突破万元大关,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从1992年的2226元增至2018年的29093元。
成了生机勃勃的幸福家园
“德宏,实现了从‘山间铃响马帮来’到‘车水马龙大通道’的根本性转变。”德宏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侯胜在发布会上表示,德宏曾是艾芜《南行记》中荒凉落后的边陲,也是昔日被人们视为畏途的偏僻遥远之地。今天的德宏,交通、市政、通信、能源、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德宏芒市机场开通首条国际航线)
据悉,全州公路通车总里程从1952年119公里增至2018年8213公里。杭(州)瑞(丽)高速直通口岸,州内建成瑞(丽)陇(川)高速公路,陇(川)腾(冲)、芒(市)梁(河)高速公路明年即将建成通车,“县县通高速”正从蓝图变为现实;大(理)瑞(丽)动车铁路全线开工,全省首个通用机场陇川通用机场即将建成投入使用;芒市机场直飞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航线12条和缅甸曼德勒国际航线,平均每天执飞30个航班,成为全国排名第69位、云南省排名第4位的中型机场。
谈到产业,德宏更是从几乎没有任何工业基础的边疆农业州,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向多元、从低层次向中高端的历史性跨越,从“零星手工”到“德宏制造”的历史性转变。
据了解,全州工业总产值从1952年的1万元增至2018年的175.1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1952年的3080万元增至2018年的133.32亿元。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德宏以瑞丽试验区为引擎,立足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确立了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旅游文化、食品和消费品制造、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现代物流产业、电子信息、航空八大重点产业的发展目标。
今天,“乘瑞丽航空、驾德宏汽车、骑德宏摩托、看德宏电视、打德宏手机、穿德宏服装”已成为德宏产业发展的生动写照。
站到了沿边开放的最前沿
今天的德宏正在加快构建集公路网、铁路网、航空网、通讯网、电力网、油气管网“六位一体”现代国际互联互通综合枢纽网络。
(中缅经济走廊论坛)
侯胜谈到,德宏最大的优势在区位,最根本的出路在开放,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德宏创造了“全国边贸看云南,云南边贸看德宏”的佳誉,2018年,德宏与76个周边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52年200万元增至2018年110.92亿美元,排全省第2位。目前,德宏已成为云南乃至全国沿边口岸综合流量最大的地区。
(2018七彩云南·秘境百马”第四十七站一马跑两国赛事在瑞丽举行)
同时,德宏州全方位搭建对外交流平台,主动走出去在缅甸内比都、仰光、曼德勒等地设立6个德宏驻缅商务代表处,与缅甸商务部、旅游部和缅甸木姐地区宣传部等部门建立每年定期会晤机制。
(2012年,万人之舞—目瑙纵歌申报世界纪录成功 钱明富摄)
70年的对外交流交往和丰富实践,凸显了德宏在沿边开放中的重要地位,如今人们都说“谈到中缅关系就想得到德宏,谈到滇缅关系就离不开德宏”。德宏在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陈一诺)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