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云南篇章成就展访谈宣传活动聚焦保山。70年来,云南保山同全国一道,从封闭落后迈向开放进步,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饥贫积弱迈向繁荣富强,多年来,保山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稳居全省前列。
稳中求进 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
“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的战略决策,并要求保山走在全省前列。保山将坚决坚定地谋划好、布局好、落实好,确保‘两个走在前列’的工作要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奋力把保山推向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快车道。”保山市委书记赵德光在接受访谈时表示。
(茶 吴再忠摄)
一直以来,保山发展有重点、有特点、有亮点、有看点。保山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高质量与高速度相统一,全力推动工业聚集化、农业规模化、旅游品牌化、城市生态化再提升。
为达到所期,保山将以水电硅材一体化发展推动工业聚集化再提升。按照“龙头与配套并重、生产与服务并举、空间与要素集中”的思路,突出“两型三化”要求,以“一线两园”为载体,把保山工贸园区“园中园”、腾冲边合区“园中园”作为重点,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动融资投资、要素保障、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向“园中园”聚集。
(潞江坝小粒咖啡 蔡庆彪摄)
再以打造“绿色食品牌”推动农业规模化再提升。坚决破除传统农业自给自足、自我服务、自我封闭的发展困局,优化组合各类生产要素,通过“种养加”一体化、“产供需”一体化、“农文旅”一体化、“农科教”一体化、“政银险”一体化,形成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分散农业向规模农业、弱势农业向优势农业、低效农业向高效农业迈进。
(香料烟 毛三摄)
同时,以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推动旅游品牌化再提升。充分发挥保山独一无二的自然生态、气候地理和历史文化优势,重点打好腾冲这张“王牌”,集中优势资源优势力量、优势政策对景区景点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并邀请专业平台、专业团队、专业人士进行宣传推介,通过提升腾冲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而带动保山的人气提升。实施“旅游+”战略,积极培育大健康、大体育、大文化等新业态。开工建设高黎贡山国家公园等一批重点项目,扎实推进A级景区创建。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持续加强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整治,推进智慧旅游,优化提升“一部手机游云南”保山版。着力将保山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把保山的资源优势变成跨越态势。
纵深发展 推动改革开放再提升
“一线两园”建设是保山推动改革、扩大开放的突破之举且初见成效,下一步,保山将如何推动改革开放再提升?赵德光谈道,在下步工作中,保山将通过载体建设、机制创新、招商引资来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再提升。
(昌宁红集团等龙头企业的CTC生产线,成为助农增收的“利器”)
在载体建设上,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扎实做好项目贷款申报、PPP项目入库及项目前期工作,不断完善园区功能配套、扩大园区发展规模;积极推进曼德勒缪达经济贸易合作区、密支那保山经济开发区各项工作,建设14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及配套服务设施,促成一批新的对缅投资合作项目,推动猴桥—甘拜地跨境经济合作区项目实施企业与缅方签订项目合作开发协议并取得投资许可;完善口岸联检设施,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做大做强边民互市。
在机制创新上,进一步用好用活用足“51+49”混合所有制股权方式、“10+3”PPP融资方式等政策措施。“51+49”混合所有制股权方式即:政府以土地和厂房等入股占51%,企业以设备和资金等入股占49%,成立混合所有制公司,在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前提下,政府不参与直接经营、管理、分红,委托中介公司管理,企业回购时按照本加息再加一个点的成本回购。“10+3”PPP融资方式即:借助央企、省企等搭建“投、融、建、管、营”平台,对融资额度10亿元以上的政府投资项目,实行3年的建设宽限期和10年的运营还款期,确保年化综合费率在6.5%以内。
在招商引资上,坚持“一把手”带头招商,围绕“在国内注册生产半成品、在缅甸组装生产全成品”的发展思路,国内园区重点发展新材料、轻纺、能源、电子信息、大健康等产业,国外园区重点发展制鞋、制衣、生活用品、电器、摩托车、输配电产品等产业。(陈一诺)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