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暑期旅游热,位于云南大理的巍山县又迎来了最热闹的旅游时节。巍山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池,幽静的落在澄净高远的蓝天白云下。时光如水,历史从岁月深处一路走来,世居于巍山这片土地上的汉、彝、回、白等各族人民,传承着多元的文明,谱写出巍山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这里有茶马古道重镇、中华彝族寻根祭祖圣地、候鸟迁徙要冲、云南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以及350多个名特小吃品种……不仅让来自国内外的游客流连忘返,也为这座有独特的气质城池在历史的长河中落下深深印记。
旅游品牌“靓起来”
历史的荣光,千年的辉煌,多元的文化,当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在短短几年内先后获得中国名小吃之乡、中国民间扎染艺术之乡、中国彝族打歌之乡、中国最佳美丽旅游名县、发现中国金奖魅力小城、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区等众多桂冠之后,旅游产业的主导地位越发明显,依然成为巍山实现绿色发展、跨越发展的支柱产业。
怎样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推动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型,从行业管理向产业统筹协调转变,是巍山一直高位推进的重要工作,是巍山“十三五”时期旅游发展战略调整的重要方向和旅游供给侧改革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更是巍山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增效的重要举措。
围绕深厚的历史文化、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巍山以巍山古城、巍宝山、东莲花村,“一城一山一村”旅游景区提升打造为重点,不断新增旅游景区景点,深化旅游相关产业发展。同时,依托特色资源和龙头企业,走传统工业向农特产品精深加工,旅游名特商品生产的转型升级之路。宝相庄佛教饰品珠宝、云扁围棋,地方特色便携式旅游产品、食品等研发生产发展迅速,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不断拓宽。
质朴本真、底蕴深厚,充满生活原味的巍山,是摄影家的天堂,也是文化艺术创作的宝地。多样化的旅游宣传,展现着巍山的独特风姿,广为世人所向往。目前巍山正以巍山古城创建“国际水平特色小镇”为新的契机,聚力夯实旅游继基础建设。
民族团结“美起来”
来到中国历史名村、巍山县民族团结进步繁荣稳定示范样板村东莲花,这个坐落在红河支流米汤河畔的村庄,三面环水,环境优美。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联排的大马厩、下马石、拴马石、驯马圈在东莲花村俯首皆是。
东莲花村是茶马古道百年马帮的重要集散地,全村居民均为回族,是云南典型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清末到民国年间关于马帮文化的记忆,较完整地反映了当地的传统文化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站在东莲花马帮文化博物馆前,看着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那一盏盏镌刻时光的马灯、一面面铜绿斑驳的铓锣,可以感受到当时东莲花村马帮运输的繁荣盛况。
近年来,巍山县委、县政府先后实施了东莲花回族特色村、民族团结生态示范村、文化名村风貌整治等基础设施项目,东莲花村在富裕、文化、和谐、生态等方面作出了示范,成为了特色浓郁的云南回族特色村。
在打造民族团建示范村的同时,东莲花村以传统农业、畜牧、民居式餐饮经营、庭院经济、旅游经济为轴心,打造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大棚西瓜、包谷制种等新兴特色种植业,从事刺绣、小饰品加工等旅游纪念品的开发。
在全村人的努力下,东莲花村扶持旅游经济,乡村客栈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已经悄然走进了东莲花这个古老的村庄,真正引导村民实现了“不出家门就能就业赚钱致富”。
据了解,为了保护东莲花村悠久的民族历史文化,目前村里民族文化广场、游客服务中心、滇西回族文化展览馆等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工程项目全力推进,古民居抢救性保护维修、村庄风貌整治、马帮文化展示、特色旅游开发、和谐生态建设等示范工作正在开展,今后东莲花村将进一步挖掘文化底蕴,打造文化品牌,增强马帮文化回族文化、建筑文化特色的表现力,着力打造“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云南茶马古道的活宝库、滇西伊斯兰风情的窗口、巍山回族建筑的珍宝馆”四张名片,进一步推进民族文化特色旅游产业发展。(陈一诺)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