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云南二十五个民族舞蹈系列教材——彝族单元》大师课福建班汇报课圆满成功

时间:2019-05-27来源 : 中国网七彩云南作者 : 马琛

5月24日,《云南二十五个民族舞蹈系列教材——彝族单元》大师课福建班的习得成果汇报课圆满成功。

展演现场邀请了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西南联络部执行部长廖富文,外事办主任谢娇,资深文化影视制片人杨昆宁,昆明果果文化影视公司总经理温建荣等众多专家学者,共同观摩了本次成果汇报课。

据悉,本套《教材》是唐镛教师团队历经十六余年的沉淀,通过对云南民族民间舞蹈元素基因的梳理、提炼、制作完成的一套针对全国乃至东南亚国家的,具有职业教育、专业教育、美育教育、社会过级教育四大功能板块的通用系列教材,教材组合内容多达600多个。

该系列教材已与部分高校及艺术院团进行过实验教学与磨合,包括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部、解放军艺术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广州艺术学校、中央民族歌舞团、厦门小白鹭民间舞团、昆明市民族歌舞剧院、云南民族村高原艺术团等,并在2015年9月成为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部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研究课题教学案例课程。

据介绍,该系列教材具有三大特性:训练性。每个民族有着不同的风格动律特点,每个组合训练的着重点也随之不同。比如佤族舞蹈的甩发组合,训练的重点是在头部的协调发力、发尖的延伸,而景颇族的肩部动律训练,着重点是在肩部,到哈尼族又主要是针对胯部的协调训练。学完这套系列教材,从头部到脚趾,可以全面解决舞者每个部位和关节的协调能力。审美性。众所周知,国标舞、街舞,芭蕾舞等舞种最早来源于不同国家的民族民间,经过几辈人的创新和发展,目前已成为全世界较受追捧和喜爱的舞种。云南二十五个民族舞蹈系列教材同样是以国际化视野,以当代人的审美判断作为教材的审美属性创编完成。独特性。纵观目前全国的所有艺术类课程都大致相同,几乎都在学习芭蕾、国标、钢琴等这些课程门类,越来越趋向同质化。这套系列教材可以说在文化及艺术的独特性上具有最鲜明的特点,是在最大程度上填补了目前艺术教育市场的空缺,做到了“你无我有,你有我特”的独特性优势。

本次福建班学员们通过22日、23日短短两天的学习,初步了解和掌握了《云南二十五个民族舞蹈系列教材——彝族单元》的内容,其中包括“江外彝族踩荞”“滇南彝族烟盒”“石屏彝族花腰”以及“南涧彝族跳菜”,每个彝族支系舞蹈的教学内容分三步进行:该舞种的原生态《民间素材课》;该舞种经过提炼加工后的《课堂训练组合课》;该舞种经过创新发展后的《风格表演性组合课》。

把舞蹈教学分三步走,从民间到课堂,从课堂到舞台,是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的三部曲。因此,本套教材根据文化发展的需求放入了三个部分内容,内容设计由浅至深的介绍了彝族舞蹈发展演变的过程,不脱离民间又高于民间,从民间来到民间去,所有的发展变化都来源于本土,有据可依。课堂组合的发展,依据民间素材的提炼。风格表演组合的发展,依据课堂教学内容的扩充。

不同需求的人可以从教材中选择其需要的内容进行学习和了解,为大家了解、熟悉二十五个民族文化,打开了平台,让民族文化能在更大的空间里融合、发展、再融合、再发展,最后得以推广。

此次教学增强了云南福建两地的沟通交流,架起了福建与云南民族文化之间的桥梁,在舞蹈艺术教育中展现民族自信和云南形象。

据了解,尚容艺术培训中心是以众多国内及云南知名的民族舞蹈艺术工作者为骨干,成立的艺术人才培养与文化艺术交流教育机构。(马琛)

(责任编辑:黄俊飞)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924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