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弥渡县:白邑山乡盛开“扶贫”花

时间:2019-05-10来源 : 中国网七彩云南作者 : 冯琴 张化

第一眼看到魂牵梦萦的老家,打工小伙段文富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只见山变青了,水变净了,水泥路四通八达,村庄到处青瓦白墙,房前屋后核桃树生机盎然,山地里绿色饱满的荷兰豆挂满枝头……他激动地说:“除此之外,印象最深的是村里的垃圾集中收集,集中拉运,新建起三座垃圾焚烧炉进行集中焚烧,这让大家生活环境越来越干净的同时,也让白邑山区向文明城市迈进了一大步。另外,村里不仅改造了一大批危房,还集中拆除了许多破旧、闲置的老房子,让乡亲们的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脱贫攻坚惠民生,我为家乡新貌点赞!”

段文富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苴力镇白邑村委会阿孔核村人,常年在广州打工。2018年春节前夕,他回到阔别两年的家乡,谈及家乡变化时心里激动不已。

村里发生的变化,不仅回乡游子感触颇深,当地人更是感同身受……

 “清零”危房,群众住上安心房

“现在国家的政策好了,如果没有这笔危改补助,我家的新房子不知道要猴年马月才盖得起来!”看着自家刚刚落成的一层崭新水泥房,阿孔核村村民普斯荣喜笑颜开。

谈起原来的破旧危房,普斯荣是心有余悸。他说,前些年,每当雨天或轻微地震,一家人是心惊肉跳,害怕房子一不小心倒下来把人砸伤。

2018年,在国家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的支持下,普斯荣家获得3.15万元的补助,使他有了拆除旧房,重建新房的勇气。很快新建起了一层90多平米的水泥房。全家住进敞亮、崭新的“洋房”,自己扬眉吐气的同时也让村里人刮目相看。

普斯荣是白邑村中众多实施危房改造的贫困户之一。2014年以来,该村投入危改资金近450万元,246户群众实施了危房改造,危改率达57.2%。全村实现危房“清零”,贫困群众住房达到安全稳固、遮风避雨标准。

有了“金豆角”,群众鼓起“钱袋子”

白邑村委会党总支书记兼村民委员会主任段春福的微信名叫“金豆角”,他为什么要取这样一个“别致”的名字呢?这得从该村去年引进的一个新产业说起。

为确保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白邑村高度重视产业发展工作。2018年8月初,结合村情实际,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对接联系了昆明易菜农场农产品有限公司,在双方不断洽谈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发动群众种植200亩荷兰豆。截止2019年2月,群众实际种植的130亩荷兰豆获得丰产,无公害产品受到市场青睐。据统计,仅此一项为群众增收了50万元以上。

“我家去年种了0.8亩荷兰豆,卖得4500元钱,除去农药、化肥、杆子和线等大约700元的成本,纯利润在3800元左右。”群众李国富表示,他今年还要增加荷兰豆种植面积。

据了解,除发展新兴产业荷兰豆外,几年来,白邑村投入60余万元,发展玫瑰李种植以及土鸡、蜜蜂养殖,拓宽白邑纸皮核桃产业发展新路子,做强做大生猪、肉驴、肉牛养殖业,鼓起了群众“钱袋子”。同时,组织了近26(场)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培养出大批新型农民。

自己的村子自己管,脱贫的大事一起干

“现在国家的项目来了,大家一定要好好地配合、支持项目施工,待管网建成以后,定制度管好自来水,让‘岔河,喝水要用驴子驮’这句话成为历史!”刚刚当选村民理事会理事长的彭加清说道。

为彻底解决地区部分群众季节性缺水难题,在上级党委政府支持下,近日,该村准备启动实施岔河、阿孔核、阿克地三个自然村安全饮水工程。

工程来了离不开群众的支持,水接通了离不开制度保障;要想一直不断水,必须进一步加强管水、用水,教育村民护水、节水。怎么办?结合村情民情实际,立即指导三个村成立了村民理事会、监事会,让他们对村里的重大项目、重要事项一事一议、专事专议,制定村规民约,进一步自治自管。

在岔河村村民理事会、监事会、代表会议上,彭加清不仅对下步如何配合项目实施进行了明确和要求,而且还选出了两名管水员,并制定了《岔河村安全饮水管理办法》。

自己的村子自己管,脱贫的大事一起干!下步,将进一步加强对各村组村民理事会、监事会的指导和培训,让他们把村里大事管好、好事办实、难事干成!

扶贫扶志双推进,着力提高群众满意度

白邑村委会旁边的路上有两对醒目的对联,过往的人都可以看到。其中一对的上联是:大家帮我苦干撸起袖子加油干,下联是:拔穷根摘穷帽幸福生活我们享,横批: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几年来,白邑村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同步推进,充分借助广播、宣传栏、标语、墙体画等载体,利用群众会、讲习感恩教育、“五个一”活动等方式,宣传党和国家的扶贫惠民政策,借助爱心超市、光荣榜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教育引导群众做好“五净一绿一规范”提升人居环境,进而自立自强,勤劳致富,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脱贫攻坚工作热火朝天,干群干事激情空前高涨!在党和国家扶贫政策这个“大太阳”的照耀下,白邑这块13.26平方千米的山村土地上“扶贫之花”处处盛开,格外耀眼。

2014年以来,白邑村着力解决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聚焦到村到户到人,狠抓精准脱贫措施落实。五年来,投入各类资金近3000万元,对照户脱贫6条标准、村退出10条标准,实施了一大批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贫困群众饮水安全、出行条件、居住环境大为改善。五年间,全村脱贫248户1014人,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的62.7%降至2018年的2.16%,实现了全村脱贫出列、贫困户有序稳定脱贫目标。(冯琴 张化)

(责任编辑:黄俊飞)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924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